搜索
| |

登录

没有账号?去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去登录
置顶
齐凯:聚焦既定战略,助华晨集团化危为机
中国汽车报网 ·  王璞 文/图 ·  2020-09-30

  华晨集团缺席2020年北京车展的消息已被官方证实。加之此前深陷巨额债务困局、自主品牌销售一筹莫展、旗下合资公司打响汽车行业外资股比放开“第一枪”而备受“误解”等负面信息,将“沉默”中的华晨集团屡屡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日前,华晨集团副总裁、新闻发言人齐凯在北京接受了媒体专访,释疑传闻并透露了华晨集团“十四五”战略目标及规划。

  ■释疑债务困局:目前华晨集团资产负债率70%左右

  谈及缺席2020年北京车展的原因,齐凯坦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去年开发的产品,尤其是中华品牌产品的开发进度有所拖延,相应地也影响了新品的投产、投放节奏,导致今年中华品牌没有新车型推出,预计要到明年才投产,所以今年北京车展我们决定不参加。”

  而被追问华晨集团背负巨额债务的相关问题时,齐凯也作出了正面回应。“所谓的巨额债务是与资产对等的,目前华晨集团的资产是1700多亿元,负债1200多亿元,这个负债不单是包括金融的,还有经营型负债,而且又是集团的总数,所以总体来算我们现在的资产负债率大概是70%左右,在整个行业处于中等资产负债率水平。”他说。齐凯坦陈,短期看华晨集团确实出现了一些流动性问题。为解决短期流动性问题,不久前,由沈阳市金融监管局和辽宁省银行协会牵头和华晨集团成立了债委会。

  ■“十四五”目标:整车195万辆、零部件350亿元

  在困难和危机面前,华晨集团有着来自政府的鼎力支持,但改变现状、化危为机仍需自身努力。

  最近,华晨集团对外公布了“十四五”规划,提出2025年集团整车产销规模预计达到195万辆的目标。“195万辆整车产销目标,其中包括110万辆乘用车和85万辆商用车。乘用车板块,华晨宝马预计65万辆(保守估计)、中华30万辆、华晨新日15万辆;商用车方面,华晨鑫源60万辆、华晨雷诺金杯15万辆、卡车和专用车10万辆。”齐凯说。

  如果这一目标如期实现,则意味着5年后华晨集团的产销规模要超过翻番。在齐凯看来,华晨集团有能力完成任务。“华晨宝马65万辆的目标是保守预计,很可能突破;华晨雷诺金杯除了主销金杯品牌产品外,将加快雷诺产品导入,计划明年投产Master,2022年投产Trafic,今年年底前,还会推出一款金杯雷诺的全新产品;华晨鑫源目前已经步入发展快车道,今年将逆势实现20万辆产销目标,未来发展走势可期;华晨新日在下个月月底新车下线,今年年底完成小批量生产,明年计划实现销量3万辆,2022年完成5万辆,2025年达到15万辆。”齐凯说。

  针对业界最关心的中华品牌,齐凯表示,将进行一系列产品结构调整,在现有的V3、V6、V7产品平台上做全新开发,预计从明年下半年陆续推出新品。轿车方面,现款产品的升级换代也已启动。齐凯透露,中华产品和技术的全面升级,不限于在原有平台上开发,还将通过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的模式完成。“未来华晨集团将践行共同开发模式,加大与科技企业的合作。”齐凯说。

  为确保“十四五”目标的达成,华晨集团也做出了以“聚焦主业,收缩战线”为核心的战略调整。“根据集团实际情况,我们明确了‘十四五’期间的战略方向,就是聚焦。”齐凯说,“进一步聚焦整车和零部件的主营业务,在整车层面,包括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的并举前行;在零部件领域,将通过对华晨中国和金杯汽车两家上市公司进行相关业务整合的方式形成合力。2019年华晨集团的零部件销售规模达到86亿元,其中给华晨宝马配套60亿元。到2025年预计零部件业务将扩大到350亿元规模。”

  ■改革与合作双线作战

  对内改革与对外合作的双线作战已经在华晨集团铺开。

  齐凯告诉记者,为了提升管理效率,近一年来,华晨集团内部进行了管理架构调整,调整前华晨集团管理层是九级,调整后,集团旗下160多家控股和参股企业,管理权压缩精简到了三级。集团是第一级管理层,主要管理资本,进行战略和重大投融资风险管理等管控业务;二级管理层主要涉及资产和主要运营方向的把控,有九家企业来承接华晨集团乘用车、商用车、零部件、新能源和出行与服务五大业务;这九家二级企业则负责管理庞大的三级企业,三级企业则负责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运行和管理。

  同时,华晨集团还将全产业链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去年12月成立的华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具备独立乘用车及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业务范围覆盖整车研发、制造、采购、销售、服务等。齐凯表示,整合后,华晨集团旗下自主品牌乘用车业务在统一管理下,实现动力总成、研发及生产、整车物流、销售服务、能源管理等业务相互协同支撑。

  编辑:孙焕玉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