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登录

没有账号?去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去登录
置顶
“快的”重启、“花小猪”遭吐槽 ,滴滴为啥频繁“搞事情”?
中国汽车报网 ·  赵玲玲 ·  2020-09-09

  近日,网约车龙头滴滴又开始“搞事情”了,动作不小,反响挺大。

  第一个就是滴滴宣布旗下出租车业务升级为“快的新出租”,并投入1亿元专项补贴。第二个是滴滴旗下花小猪打车平台在国内多个城市陆续亮相,主打年轻用户市场。
  众所周知,滴滴在网约车行业的影响颇大,一直稳坐C2C领域冠军宝座。大手笔密集上线多种网约车新业务,所为几何?平静多时的网约车行业即将再起波澜。
  快的“重启” 出租车网约化步伐加速
  在2015年滴滴与快的战略合并之后,快的一直保持沉寂。5年之后,滴滴出行CEO程维发布朋友圈宣布快的重启,并更名为快的新出租,他表示:“看到‘快的’品牌重启很亲切,也有激动。初心不忘,期待快的新出租能够帮助行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
  公告显示,升级后的“快的新出租”仍将保持独立运营,通过滴滴APP向用户提供服务,未来还将开放小程序等入口。9月4日,快的新出租宣布与银建出租等北京26家出租车公司达成合作。滴滴将为其提供具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桔行系统”,双方还将成立“巡网融合优选车队”。截至目前,北京已有超6万辆出租车接入平台。
  汽车行业独立研究员曹广平对记者表示,当年滴滴收购对手“快的”业务之后,快的业务基本停止,等于消灭了一个竞争对手。但是目前其他新的对手又出现,于是滴滴又希望自己重启这项业务与其他对手进行竞争。尤其是目前疫情刚刚缓解的情况下,重启此项业务正是时机,增强自己争夺客户、司机以及市场的能力,继续做大出行平台。
  与此次同时,高德打车近日也在北京上线“北汽出租”,乘客可以在线呼叫北京北汽出租公司旗下的巡游出租车,同时,高德宣布与新月联合、北方北创等北京多家大型出租车企业达成了巡游车网约化合作。
  为何大家热衷于出租车网约化?业内人士指出,这也与出租车市场庞大的体量直接相关。有数据显示,全国出租车线上率占比还不足10%,即便在北京、上海这些超一线城市,出租车线上化占比也不过20%-30%。
  某整车企业相关负责人林凌指出,滴滴将出租车业务提升到与网约车同等级别,这也代表了出租车业务在滴滴业务中的重要性与独立发展性。此前,出租车司机与网约车司机共用滴滴平台,一直相互猜疑平台有所偏袒,但以后两个平台各自吃饭,也有利于业务的良性竞争与发展。
  嘀嗒出行CEO宋中杰就曾指出,嘀嗒出行一直以来的战略是出租车扬招和网约双向增量发展,而不是此消彼长,或者是谁取代谁。
  “花小猪”上线 面向增量市场的选择
  相比于快的新出租的上线,滴滴旗下的另一款打车平台花小猪则更加有名气。通过在多个城市上线和大量的补贴政策,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尝试花小猪打车。也由于采用了“裂变”等营销模式,也被用户笑称为打车界的“拼多多”。
  不过,上线月余的花小猪却褒贬不一,甚至有不少吐槽。据悉,花小猪接连被多地交通部门约谈、叫停相关业务,主要原因是无平台资质、司机和车辆不合规等问题。
  违规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来自用户无情的吐槽。“车太少了,高峰期根本叫不到车,而且不能看到到底附近有无车辆,只能等待。”在北京望京工作的赵女士对记者说。
  反馈同样问题的人不在少数,记者也多次尝试使用花小猪,叫车10分钟以上无车的情况大约占一半左右,确实与滴滴快车等其他网约车平台的叫车速度有一定差距。“我们是滴滴的司机,下载花小猪就可以拉这个平台的单。现在拉单有优惠,所以每天加入的司机一直在增加。”北京房山的一位司机师傅这样对记者表示,随着司机人数的增加,叫车速度应该会逐步提升。
  也有用户对花小猪表达了肯定。“花小猪叫来车以后,要输入乘客尾号才可以进行下一步,感觉更安全了。而且花小猪采用的一口价的模式,不怕司机绕路,对行程的费用乘客心里也有底了。”来自北京海淀的王女士对记者说。
  “现在花小猪有补贴,我最近打车都用花小猪了。其实我叫车重点看速度与价格,确实现在的这个补贴水平,我还是会选择花小猪,哪怕它速度没有滴滴快。”在北京亦庄工作的梁先生表示。
  对于网约车界的拼多多这一称号。林凌表示,这主要来源于花小猪的补贴模式,非常像拼多多,考虑到补贴拓展用户的方法,即通过对注册用户分享的社交裂变方式来不断的获得新用户,然后继续以补贴的方式进行无限循环。“由于用户通过裂变的方式能够得到切实利益,所以这种方式非常有利于迅速打开市场,特别是增量市场。”
  确实,记者将花小猪的链接分享出去之后,也陆续获得了现金补贴。而且,在搜索花小猪的时候,补贴广告比比皆是。
拼车群里花小猪的广告
  网约车行业复苏  格局塑造中
  疫情对网约车行业造成的阴霾正在逐步散去。
  此前,程维内部发表讲话时就提到,滴滴网约车业务6月份的数据与去年同期持平。此外,滴滴顺风车方面表示,顺风车已陆续在全国300个城市重新上线试运营,数据显示,相较试运营初期,目前每周选择顺风车出行的车主、乘客数量增长了数十倍。7月以来,滴滴拼车宣布更名为“青菜拼车”,采用全新品牌标识。
  曹操出行大数据研究院推出的《2020年网约车司机群像分析报告》显示,虽然受疫情影响,今年平台司机数量仍在上升,2020年曹操出行的司机人数同比增速为1.82%。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指出,经过前些年的发展,网约车行业已经从蓝海进入红海,行业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曹广平指出,现在网约车发展经历了一轮探索期,面临一些障碍需要攻克,主要包括车型选择存在一定的矛盾,一方面油车污染大,其出行的政策会逐步收紧,另一方面电车存在一次性购车成本高,这都设计到成本问题。此外,安全监管仍需在成长中完善发展。更进一步还有企业的低价竞争问题,这些仅靠补贴和暂时的平台监管,还不足以完全解决。
  诚然,当前出行行业仍普遍处于亏损期,一些头部公司也难逃亏损命运,目前国内大多数共享出行领域的企业都还没有真正实现盈利,主要是因为出行行业盈利需要规模。所以必须把规模做大,才有可能实现盈利。同时,要想盈利也需要政策环境、竞争环境的稳定。从国内网约车的现状来看,目前滴滴一家独大,但是以T3出行、曹操出行为首的B2C模式也在迅速崛起。特别是背靠一汽、东风、长安三大央企,又联合苏宁、腾讯、阿里等企业共同成立的T3出行公司更是格外引人关注。
  “因为需要自营车辆、招聘员工,采用B2C的模式在发展速度上就会比C2C模式要慢,而且承担着更高的经营成本。”在某咨询公司汽车行业分析师王波看来,B2C的“劣势”也是另一种优势,随着网约车经营管理的不断严格,市场对合规车辆的需求不断加大,对于T3这种有着央企背书或者其他有整车企业扶持的B2C公司来讲,有望获得更多发展空间。而在监管不断从严的大背景下,传统C2C模式的企业也开始逐步加大自营车辆比例。
  纪雪洪指出,T3出行等公司应该和滴滴等竞争对手共同推动行业的良性发展。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