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登录

没有账号?去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去登录
置顶
面向乘用车市场 百度造车提速
中国汽车报网 ·  赵玲玲 ·  2021-02-22

  距1月11日正式宣布将联手吉利成立一家智能汽车公司,共同打造下一代智能汽车已经月余,百度在互联网造车浪潮中扮演的角色值得深思,也值得更多追问。

  近日,在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发布全员信中,明确提及了对新公司发展的期许。他表示,新组建的汽车公司将面向乘用车市场,让用户购买到更极致的智能电动汽车。“我们希望通过自己造车,将先进的智能驾驶技术第一时间推向市场,将最好的体验带给用户。极致的创新需要端到端的整合,需要快速而强大的反馈机制。”他说。

  确实,百度此前在汽车产业一直坚守供应商的身份,通过Apollo(阿波罗)平台与众多主流车企进行合作。而此次造车则与以往大为不同,从官宣声明上看,颇有百度牌汽车、吉利代工的意味。

  百度Apollo虽与多家车企开展合作,但在车辆控制执行层面上一直无法深入,而车联网内容,比如地图、音乐和DuerOS也需要在整车端得到良好递推效果。因此,借助当前“软件定义汽车”和全新域控制器等电子电气架构变革的趋势,再进一步深度定制化,或是更好的选择。同时,苹果、谷歌等互联网巨头造车的传闻一直没有消散,基于它们的舆论“牵引”,百度造车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业内人士指出,百度是BAT中最早涉足汽车领域的企业,其在自动驾驶方面取得的优势目前也最为明显。若要率先实现相关技术的落地,抓住机遇拓展验证至关重要。更为重要的是,百度的核心业务以搜索和信息流为主,想要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将传统优势拓展至更广阔的领域。众所周知,目前智能网联汽车的一大掣肘就是数据未能共享化。百度搜索业务带有相当体量的流量数据,进入汽车后有利于提升数据共享速度,吸引更多资源进入。这对于依然坚持All in AI的百度来说,应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进入时机。

  百度Q4财报显示,第四季度,百度智能云营收同比增长达67%,相较二三季度进一步提升。根据IDC报告,百度智能云已连续三次在AI Cloud市场份额中排名第一。为进一步增强百度智能云的算力优势,百度自主研发的昆仑2芯片即将量产,并将部署在搜索、工业互联网、智能交通等业务领域。

  在智能交通领域,百度已完成广州智能交通项目的第一阶段建设:部署Apollo V2X车路协同道路基础设施,该项目覆盖广州黄埔区102个路口;上线全球首个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MaaS,普通市民通过百度地图、百度App即可预约自动驾驶出行,而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也可实现交通精细化管理。目前,Apollo智能交通已与北京、广州、上海、重庆等城市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作为服务交通主管部门的“交通大脑”,智能交通有助于城市交通更安全、通畅、高效和低碳环保。

  Apollo是全球领先的自动驾驶开放平台。1月27日,美国加州车辆管理局(DMV)向百度颁发了开放道路无人驾驶测试许可,这是百度在最前沿的无人化测试领域取得的一个新突破。至此,百度Apollo同时在北京、长沙、美国加州三地进行开放道路无人化测试。

  在去年的Apollo生态大会上,百度发布了汽车智能化乐高式的智驾解决方案,包含AVP(Apollo Valet Parking)和ANP(Apollo Navigation Pilot)产品。今年1月,搭载百度AVP自主泊车方案的威马W6量产下线。目前,百度与10家中国及全球的汽车制造商签署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供高精地图、自主泊车、领航辅助驾驶等汽车智能化服务。

  李彦宏表示,智能驾驶技术的迭代在加速进行。每更新一代,成本大约会下降30%-50%。当成本下降到一个阈值,就会触发Robotaxi规模化运营;另一方面,车路协同将大大提升无人车的安全性,使得大规模商用成为可能。未来,百度会一如既往、坚定不移地投入并执行Apollo的开放战略,赋能汽车制造商,推动整个智能驾驶产业的进步。

  编辑:王琨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