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登录

没有账号?去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去登录
置顶
除了造车,百度牵头制定的团体标准是做啥用的?
中国汽车报网 ·  赵建国 ·  2021-01-12

  1月11日,百度成立智能汽车公司引发广泛关注。其实,百度从2015年12月就成立了自动驾驶事业部进军智能汽车,不仅获得了自动驾驶出租车载人测试牌照,而且尤其注重规则的制定。近日,百度牵头,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及部分行业头部企业联合制定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团体标准出炉,备受瞩目。

  “能够牵头团体标准的制定,体现了百度的实力,由制定标准到跨界造车,是一脉相承且有内在联系的。目前来看,百度正有计划、有步骤地一步步向高级别自动驾驶智能汽车行进。”华南理工大学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吴胜骏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标准破解实际难题

  1月9日,国内首个“智慧全出行链”自动驾驶开放测试区在上海市奉贤区投入使用,为上海自动驾驶开放测试区再扩容。时至今日,北京、上海、广州、长沙等地的自动驾驶测试区都已初具规模,自动驾驶出租车成为测试区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自动驾驶出租车一直待解的难题,是各测试区上路测试的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车辆,由于所使用的技术来自不同的企业,所以车辆性能、配置功能不尽相同,哪些是必备的,哪些是可选配的,没有统一要求,这对于安全保障、乘客体验及技术发展都是不利因素。”招商证券研究员许绍咏向记者表示,这样的情况,迫切需要出台标准来予以规范。

  而此次由百度牵头出台的这两个团体标准,就是针对上述问题的。《自动驾驶出租车 第1部分:车辆运营技术要求》中,对车辆提出了较为详细的基本要求、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动力性、制动性、车内空气质量、运营设备、网络安全等方面的要求。《自动驾驶出租车 第2部分:自动驾驶功能测试方法及要求》中,则对车辆的自动驾驶功能提出了明确要求,如要求车辆在满载乘客的情况下,要能顺利完成转向、制动、换挡、加速等操作,在下雨天的湿滑路面上及低能见度条件下要达到正常天气条件下的要求。同时,考虑到即将到来的无驾驶员(或安全员)阶段,标准还增加了诸如“鬼探头”(隐藏探头)等极限场景的测试要求,以提高车辆的自动驾驶能力水平。

  “两部分标准围绕一个核心,分别从车辆和自动驾驶功能方面作出了规范要求,解决了自动驾驶出租车的现实难题。”

  自动驾驶亟待规范

  1月11日,工信部对国家标准稿《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规范(试行)》公开征求意见。这是工信部会同公安部、交通运输部组织行业机构、重点企业进行修订后的形成的征求意见稿。其中要求,道路测试智能网联汽车须具备人工操作和自动驾驶两种模式,且能够以安全、快速、简单的方式实现模式转换并有相应的提示,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将车辆即时转换为人工操作模式等。

  目前,在国内自动驾驶领域,除了百度、蔚来、小鹏等“老”玩家持续增资,还有大量新玩家陆续涌现。成立只有8个月的斯年智驾,已经开始了港口集装箱卡车自动驾驶作业测试,近日获得辰韬资本数千万元种子轮融资。

  在道路测试上,文远知行在一年来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测试中,安全完成14.7128万次出行,服务用户数超6万,自动驾驶测试车队规模已达100辆,今年将扩充到260辆。而2016年就在中美两地开展乘用车自动驾驶测试的小马智行,已测试里程超过350万公里,近日又获得广东第一张卡车自动驾驶路测牌照,将进行L4级卡车自动驾驶路测。

  记者在企查查上查询到,2020年全年,国内共计新增816家自动驾驶领域相关企业,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内新增自动驾驶的相关企业达379家,整体规模再度扩大。

  “随着自动驾驶车辆、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测试区建设的加速,从车辆、技术、感知设备到道路、车路协同设施等方面都缺乏统一技术规范的矛盾正日益突出。”许绍咏直言不讳地认为,国内的自动驾驶正在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期,标准制定也显得迫在眉睫。

  新思路助推新发展

  1月11日,小鹏汽车率先推出首个自动驾驶领航辅助类功能评价标准,该标准包括平均百公里人工接管次数、变道成功率、出匝道成功率等。

  “如今,像小鹏这样推出自己的企业标准、百度等企业牵头制定团体标准的越来越多。”吴胜骏表示,一般情况下,技术标准包括企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等,像自动驾驶这样的新技术,许多技术尚在探索之中,当前这个阶段,主管部委主导的国家标准只能进行框架性的原则规定,如果规定太细致,不利于技术和产业发展,也不现实。而从企业、行业、团体层面结合实际先行制定标准,待技术发展到较为成熟阶段再进行标准升级,是常见的做法,也有利于解决自动驾驶这样的新技术实践探索中的难题。

  近年来尤其是去年以来,政策、法规、标准对自动驾驶的支持力度加大的趋势更为明显。去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联合发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其中提出要制定中国特色的标准体系。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其中提出,要实现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统筹推进技术研发、标准制定。

  今年1月1日,工信部主导的国家标准《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正式实施,填补了国内自动驾驶分级的空白。在去年L2级自动驾驶纷纷“上车”的基础上,今年很多车企都已经开始盯上了L3级和L4级自动驾驶。

  “这也是今后这五年内自动驾驶发展的目标,为了支持自动驾驶智能汽车更好地发展,需要相关企业、行业协会、部委都能行动起来,做好标准制定的协同和协调,结合实际和发展需求,切实解决标准问题。”许绍咏表示。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