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登录

没有账号?去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去登录
置顶
汽车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上线
中国汽车报网 ·  王金玉 ·  2020-09-24

  9月22日,汽车工业互联网标识应用研讨会暨汽车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上线仪式在天津举办。汽车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的上线,标志着我国汽车领域工业互联网标识的网络化运营管理正式开启,“88.186”这个号段将帮助汽车工业互联网标识迈向统一管理的发展路径,助力汽车行业竞争力的提升。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是支撑产业升级转型的关键,对未来工业发展产生全方位、深层次、革命性的影响。”正如天津市通信管理局局长毕俊生所言,作为工业互联网网络重要内容的标识解析体系,是工业互联网的神经系统,是实现工业全要素、各环节信息互通的关键,是工业互联网的基础,在产品溯源、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标识可以促进工业互联网数据互通,实现信息在各要素间、各系统间的无缝传递,实现“跨企业-跨行业-跨地区”的信息管理和共享。标识正在推动工业互联网加速发展,助力工业发展。毕俊生还表示,汽车工业互联网标识的发展需要完善汽车行业规范、标识标准,制定应用指南;加快推进汽车应用场景落地;构建标识应用生态;加强安全保障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汽车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我国工业领域的先头兵,在汽车工业推进标识的应用而统一具有重要的意义。天津市工信局副局长杨坡表示,汽车行业正处于“新四化”变革中,中国汽车产业也从增量市场过渡到存量市场,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成为未来行业的主题之一,工业互联网及标识的应用,能够提高我国汽车制造业的数字化水平,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数据显示,目前工业互联网标识二级节点在行业初具成效,工业互联网标识在全流程溯源、智能产线管理、供应链协同管理、核心零配件运维管理等领域得以广泛应用实践。而汽车工业对互联网标识的探索应用早就有所探索。杨坡提出,在未来汽车工业互联网标识二级节点的建设过程中,要加快推进汽车应用场景落地。中汽中心要利用自身行业影响力,吸引更多汽车企业加入标识解析平台,尽快培育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真正能够为企业带来价值的典型应用场景;完善汽车行业标识标准体系。中汽中心可充分发挥标准的优势,协调汽车相关企业参与到标识标准的研讨,制定汽车行业的标识标准应用指南、行业和企业解析系统的应用标准,指导规范汽车行业标识应用;构建标识应用生态。在工业互联网标识推动过程中,一方面针对汽车行业独有的特点,从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等维度深入研究、构建应用、搭建生态;另一方面,联合行业企业成立标识应用的工作组或联盟。“汽车行业要通过标识的引入,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抓住历史机遇,实现由大变强的转变。”杨坡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史德年强调,工业互联网功能架构由网络、平台、安全三个部分构成。网络体系是工业互联网的基础,标识解析体系是驱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对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意义重大。在他看来,工业互联网标识的关键是打破信息孤岛,整合汽车全产业链信息、实现企业内外部之间信息互联互通,降低企业接入工业互联网的成本,因此,工业互联网的推广,打破行业壁垒,实现行业企业互联是关键。因此,他对暨汽车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上线抱有很高的期待。

  中汽中心副总经理吴志新也表示,实现生产设备等各环节的数据汇聚、打通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数据、连接汽车相关领域的信息,需要工业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标识,而实现行业层面信息的互通需要中汽中心这种行业的第三方机构来组织和统筹,这是中汽中心牵头建设汽车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节点的重要出发点。中汽中心上线汽车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初衷就是借国家领先的信息技术赋能汽车产业,通过建立标识解析平台,促进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数据和信息流通,助力汽车行业的信息化升级转型。“标识的推广和应用不仅需要依靠联合体成员单位,还需汽车行业众多相关企业的积极参与。”吴志新表示,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健全汽车行业的标识管理规范,完善行业和企业标识节点的标准,齐心协力推进我国汽车行业的工业互联网标识快速发展和应用落地。

  中汽数据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张鹏认为,汽车行业标识应用生态的构建是关键,也是难点。在二级节点上线后,中汽中心计划以整车企业牵头撬动产业链、典型场景复制推广、关键技术开源拉动,构建汽车行业的标识生态,在接入企业、注册量、解析量等方面实现突破。目前,中汽中心牵头8家单位共同组成联合体,成功申报了工信部新能源工业联网标识专项,在标识标准制定、节点部署和软件开发、标识应用场景建设等方面都有所进展。

  编辑:王琨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