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登录

没有账号?去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去登录
置顶
疫情之后,智能网联凸显三大核心竞争力
中国汽车报网 ·  赵建国 ·  2020-09-16

    智能汽车时代渐行渐近,智能网联作用日益凸显。“疫情之后,智能网联有三大核心竞争力。”914日,德勤中国合伙人张旭东在百人会“焦点观察室”媒体访谈中提出,智能网联的核心竞争力,一是面向自动驾驶的智能能力,二是面向基础设施的联通能力,三是面向智能汽车生活的生态运营能力。 

  整合带来融合变革 

    今年上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令汽车及其供应链经受了新的考验。张旭东认为,疫情的影响之一,是加速了汽车供应链的整合、行业的融合、商业模式的变革。疫情使汽车供应链上游、中游、下游的连接从线性变成网状,一级供应商和二级供应商的分工变得更加模糊,由此使产业链的生态和商业模式或将出现新的变革。 

    在他看来,汽车及供应链都在拥抱“新四化”。但由此看来,首先,要以自主创新能力作支撑,企业文化、企业组织架构都要支持创新,尤其是传统型企业能做到这些更重要。其次,“新四化”带来的变化,使一级供应商和二级供应商之间、一级供应商与代工企业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新变化。 

    张旭东表示,对“Z时代”的研究表明,在自动驾驶方面,“95后”是主力消费人群,接下来的5年,其在这方面的消费或将达人均45万元左右。且不说2025年的汽车销量,国内2025年的汽车保有量将接近3亿辆。如果把3亿辆乘以45万元,市场的机遇是显而易见的。 

    在机遇面前,很多企业都在探索智能网联合作的不同路径,有的是主机厂跟一级供应商、二级供应商保持原有的价值链的合作模式,有的是深度协同,不同的模式取决于不同的主机厂的定位、研发模式,如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他们在智能网联方面有自主研发能力,与其他车企的协作模式不同。所以,不管采取哪种模式,商业模式是什么样的,关键在于获得所拥有的产业链价值。 

  从产业链到生态链 

    “面向未来的智能网联产业,关键在于创新、横向联合、纵向资源整合。”张旭东强调,特别是相关的智能网联供应商,要有思维模式的转变,也就是从to B(面向企业客户)向to C(面向消费者个人用户)转变,随着智能网联生态的发展变革,将来所有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有to C的可能,所以,尽快转变观念很重要。 

    张旭东谈到,对于智能网联供应商而言,一定要及时把握整个行业发展趋势,同时能够准确定位自己在这个行业中的地位,努力去打造自己面向智能网联的竞争力。打造核心竞争力,首先要有足够敏捷的迭代能力,其次是经营模式、管理思维要有开放性,还要从过去的产业链思维变成生态链思维。 

  “要实现智能网联产业发展,不仅要有软件供应商,同时也要有硬件的一级、二级供应商,以及代工企业。就产业发展的所有环节而言,要打“组合拳”,就像软件本身是基础,但要通过一级、二级硬件供应商的硬件去实现这些功能,最终集中统一体现在汽车中,真正实现智慧的人、车、生活的愿景。因此,软件供应商要有足够的能力,一级、二级硬件供应商要有足够的解决方案的制定能力,由主机厂来实现把智能汽车变成人们生活的“第三空间”。“只有打造良好的生态,集中各种各样、多姿多彩的资源,才能把智能网联和智能汽车的故事讲好。”张旭东表示。 

  编辑:王琨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