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雷锋网联合承办,鹏城实验室、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协办的第五届CCF-GAIR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峰会在深圳举办。
今年大会主题是“AI新基建、产业新机遇”,前几年AI落地情况下,大会从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出发,推人工智能更多的应用、更多的可能,在更多领域的落地。尤其是今年随着新基建部署的深入,对于人工智能产学研结合提出更高要求。在自动驾驶专场上,东风汽车技术中心智能网联部部长边宁对东风汽车的智能驾驶开发应用进行了讲解。
《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构建了6大体系和20项行动任务。最重要是技术创新体系、产业生态体系、基础设施体系、网络安全体系、产品安全体系、中国安全标准等。在示范区建设上,地方政府近年来致力于智能网联示范区的筹备,全国示范区共计50多个,目前来看效果明显,一线、中东部二线城市基本实现全覆盖,车联网示范区的产业发展。
梳理智能网联技术的发展可以看出,汽车行业未来会为用户提供极致体验的移动出行服务和高度自动驾驶的汽车产品。中国车联网正在快速发展,自动驾驶和移动出行技术和商业模式的融合交替创新将推动汽车产业的重塑,甚至重新改写格局。
自动驾驶有两条路线:一个是渐进式从传统的L1、L2、L3进行迭代,更关注功能本身,主要对应私人用户;另一个是跨越式路线,直接进入L3+或 L4,主要面对robotaxi 无人驾驶出租车。
“从整车厂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软件赋能汽车,是最早的功能车到性能驱动。东风提出了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轻量化、共享化。未来智能汽车更多从互联、数字生态、人机交互,特别是随着自动驾驶程度的提升,人机交互可能会显得越来越重要,以及个性化的定制。”边宁表示,总体来讲,我们认为未来汽车行业会朝着两个方向:一是智慧汽车,高阶自动驾驶系统并有舒适体验的智能座舱或者人机交互;二是智慧出行,出行公司来整合资源,打造智慧出行的生态链。
据介绍,智能网联汽车是跨专业、跨学科的综合性集成应用。东风汽车和腾讯、华为、中国电科和中兴签战略合作协议,整体推动智能网联生态的发展。同时,东风汽车在武汉拿了第一张无人驾驶测试牌照。武汉市开发区计划今年会投放30-50台自动驾驶车辆,有5条线路、8个点做常态化示范运行。具体而言,第一期运营范围约为28公里,第二期可能会扩大到武汉市的核心区域,第三期是在2022-2023年之间,希望在武汉市整体铺开。目前,市场能更加快速落地的是代客泊车,今年东风汽车在武汉机场也将尝试代客泊车的常态化示范运行。
编辑:王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