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登录

没有账号?去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去登录
置顶
盖瑞特发布首个车队管理软件 商用车车联网迎来众多利好
中国汽车报网 ·  赵玲玲 ·  2020-07-13

  中国商用车车联网市场正在经历从“政策监管驱动”向“市场需求驱动”逐步转型,未来受关键技术发展、下游行业需求、各类玩家参与驱动将保持快速发展。 

  近日,盖瑞特推出了早期预警系统(EWS)软件,将物理模型和人工智能(AI)技术集成到售后市场管理工具中,极大程度提升了全球商业车队管理人员的工作便利性。 

  精确诊断与管理 

  据介绍,盖瑞特早期预警系统是该公司正在开发的精确诊断与预诊断软件系统的一款案例应用,旨在为整个汽车行业创造更加安全可靠的操作环境。盖瑞特早期预警系统非常适合针对车队运营商已有的车联网硬件做进一步补充和提升,即基于车辆运行数据监控并提高商用车队的业务核心指标,例如油耗、运行时间、载重及驾驶员行为等。盖瑞特解决方案通过一套复杂的算法,可检测所有网联车辆系统的故障,并应用人工智能学习预测网联车辆系统在未来的运行健康状况。 

  通过将人工智能、物理模型和实践经验结合,盖瑞特早期预警系统使用多维模型来解释和分析实时车辆数据及档案归类的数据组合,并基于此做出比较和诊断进行故障预测预报,防患于未然。 

  盖瑞特全球售后市场总裁Eric Fraysse表示:“盖瑞特早期预警系统软件已在欧洲十多家车队的测试车辆上使用,并得到了十分积极的反馈。该系统利用汽车制造商原始数据、车载数据收集系统的习得经验以及维修站的经验形成模型,开发了多项健康指标。盖瑞特解决方案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算法不仅适用于任何品牌和车型,而且能够考虑车队中每辆车的特定输入和驾驶习惯。盖瑞特早期预警系统是一个能够学习和差异化对待每辆车的平台。” 

  行业需求不断 利好频出 

  当前,商用车利润来源将不断向后市场转移,相比乘用车,商用车车联网盈利模式更为清晰;从商用车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角度来看,车联网对TCO潜在成本优化空间巨大,潜在市场价值可达万亿。有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中国商用车车联网硬件及服务市场规模达806亿元,从产业链角度看来,围绕商用车全生命周期管理和行业降本增效增值服务的运营服务是未来的行业核心价值所在。 

  正是由于商用车车联网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吸引了盖瑞特等零部件企业纷纷开发相关产品。Fraysse说:“商用车队的可靠性可通过财务指标来衡量。保持车辆正常运行和工作,缩短意外宕机时间,以及提高服务时间安排的灵活性等切实能够帮助运营商降低成本。盖瑞特早期预警系统通过对发动机负载和油箱中燃油质量的检测,能够提升车队运营效率。” 

  据记者了解,目前盖瑞特利用该系统,与位于欧洲的一家国际车联网供应商CANGO公司合作推出了一款创新的售后车队管理解决方案——“车队管家(Fleetcare)”。这款基于移动端的应用软件可用于检测和解读汽车总线CANbus和其他车辆数据信号,非常适合补充和增强现有远程信息处理技术硬件的潜力,帮助商用车队运营商获得与关键业务指标(例如燃油消耗量、操作运行时间、车辆负载和驾驶员行为)相关的数据,能够预测未来组件故障,并有助于减少代价高昂的服务中断、维修和调度冲突。 

  CANGO 首席执行官Puiu Dumitru说:“许多现有的车队管理解决方案声称具有预测能力,但实际上它们把预测性诊断和精确故障诊断混为一谈。真正的预测性维护需要在故障发生前识别出风险。盖瑞特与我们合作推出的车队管家软件是独一无二的市场创新,为所有类型的车队提供价值。它能通过每台车的原始数据、驾驶员行为和机械异常,精准预测,帮助车队减少意外宕机时间,驱动业务增长。这仅仅是个开始。”  

  将为中国用户量身打造 

  盖瑞特智能网联软件聚焦于汽车的网络安全和车辆健康管理两大板块。依托于盖瑞特网络安全运营中心,盖瑞特端到端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将“监测-报告-隔离”整合成闭环,在遏制入侵命令的同时,根据严重程度将攻击详情反馈给主机厂,同时通过安全运营中心服务为主机厂提供指导建议,为车辆排除当前及后续的安全隐患。 

  同时,盖瑞特创建了一个拥有自主专利的差异化的平台,集系统建模、高级控制、模式识别、故障建模、诊断推力和分析方面的独特功能为一体,能在所有系统的一切条件下随时监测、诊断、预测、保护和分析车辆异常。 

  中国庞大的汽车市场正吸引盖瑞特将最新技术引入本土。据介绍,盖瑞特在全球布局了5大软件研发中心,其中建立于2016年的上海软件研发中心将针对中国、日本和韩国客户的特定需求,快速响应,提供基于全球研发经验的定制化方案。 

  编辑:王琨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