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登录

没有账号?去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去登录
置顶
智能指数得分优秀率比例提升 2021年测评标准将更体现中国典型道路交通特点
中国汽车报网 ·  王金玉 ·  2019-12-25

  “无智能不汽车”的中国车市上,各大厂商推出的各种带有各种智能网联功能的车辆在实际应用层面究竟有怎样的表现?剑指L3\L4阶段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各种辅助驾驶功能究竟是否可靠?号称已经达到L2级别自动驾驶水平各大量产车型真的能实现L2级别自动驾驶的各种要求吗?

  日前,中国汽车工程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汽研”)综合2019年对15款量产车型的测试评价研究得出的研究报告在重庆发布。中国汽研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发中心副主任、中国智能汽车指数(以下简称“智能指数”)负责人张强表示,相比2018年,2019年各系统测评结果优秀的比例均有提升,这与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供应商的积极投入、快速响应i-VISTA智能汽车指数的测评要求有很大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智能指数测评在企业端影响力的增强。结果表明,各项测评中,BSD(盲区监测)提升最快,优秀率上升18.7%;ACC(自适应巡航控制)和BSD优秀率上升幅度持平,均为17.3%。各系统平均得分表现良好,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LDW(车道偏离预警)一如既往表现稳定,平均分均在优秀以上;BSD的平均分上升最快,2019年度达到了优秀以上,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安全性能。

  2019年测评结果

  2019年智能指数对7款自主品牌、4款欧美系、3款日系、1款韩系车进行了测评,测试的日韩系车型几乎都没有搭载APS,AEB测评结果整体表现理想。

  ACC:静止目标识别能力较差

  智能指数测评发现,能够识别静止目标车并舒适减速的ACC(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车型仅占54%,在这方方面,车企还需重点优化ACC对静止目标车的识别能力。当前量产ACC车型对静止目标车的识别能力不足,智能指数建议驾驶员时刻保持注意力集中,避免过度依赖ACC。 在实际交通环境中,静态障碍物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L2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车辆应重点提升静止目标的识别能力,提升安全性。

  测评还发现,ACC目标车低速场景,个别外资品牌车型落后整体水平,中国品牌车型需努力提升性能。外资品牌有4款车型该场景得零分,拉低了各个工况点得分率。120-30km/h的工况点,中国品牌车型整体在性能上与外资品牌车型有差距。

  在实际交通运行中,儿童横穿马路时,尤其是在两侧都有车辆车档的情况下,驾驶员容易因车档形成盲区,从而反应不及时造成交通事故。AEB系统能减少事故发生几率,但现在市场上的量产车在车速提升至30公里/小时甚至更高时,识别几率会大大降低,或者说即使识别也不能及时作出反应避免事故发生。

  LDW:优秀率达79% 弯道性能待提升

  研究发现,LDW测评结果整体上比较好,优秀率为79%,无评级为差的车型,在直线行驶时性能较好。LDW对250m半径弯道识别能力较弱,该场景得零分的车型占1/3。山区高速公路弯道半径设计标准不小于250m,因此LDW需提高弯道性能。L2及以上自动驾驶车辆需搭载车道偏离辅助LDP和车道居中LKA功能。

  BSD:还需开发DOW功能

  智能指数测评还发现,2019年度相对于2018年度,BSD性能整体有提升,优秀率从42.1%提升到70.0%。BSD整体搭载率偏低,搭载开门预警功能DOW(开门预警)的车型占15.0%。开门预警功能在人车混行交通场景中很有意义,建议搭载BSD系统的车型开发DOW功能。

  APS:中国品牌优于合资品牌

  中国品牌车型APS(自动泊车辅助)性能优于外资品牌车型。仅有2款车型能识别到白色标线车位,占比为8.0%。斜向车位泊车平均得分最低,且有25%的车型该场景得零分,需提升白色标线车位与斜向车位泊车能力。

  2020版规程将更体现中国典型道路交通特点

  张强介绍,2020版智能指数智能行车规程将对ACC、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交通拥堵辅助系统(TJA)、高速公路自动驾驶辅助系统(HWA)等各项辅助驾驶功能进行综合评价,全面覆盖L1~L2自动驾驶辅助功能。并且还将首次引入代表了中国典型道路交通特点的前车切入和直道驶入弯道测评场景,更加贴近中国消费者日常实际用车环境。智能泊车规程则将首次引入中国典型方柱垂直车位和斜向车位场景,引入对标线车位泊车能力的考查,测试场景更加贴近中国消费者日常实际用车环境;首次增加车位地锁场景,对停车位增加轮胎限位器,泊车测试要素高度近似实际泊车环境要素。增加车外远程操控泊入泊出功能的评价,对更高级别的智能泊车进行加分鼓励,引导车企开发更智能,更安全的智能泊车系统。

  值得关注的是,新的评价规程增加了对安全关联功能驾驶员状态监测系统(DMS)评价以及车辆用户手册审查环节,防止企业过度宣传,误导消费者滥用L2功能。

  智能指数待发布的智能安全和智能交互规程也将作出很大调整。其中,智能安全规程,将针对国内典型交通场景,研究车辆对弱势群体(行人、自行车)的AEB测评场景;研究大灯测试方法,车辆在行驶状态下进行测试,更加贴近用户实际用车场景;研究盲区监测以及开门预警(DOW)功能的测试,重点研究车辆对于两轮车的识别能力。智能交互规程将基于用户情感、使用便利和功能一体化需求进行评价,实现真正

  编辑:王琨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