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登录

没有账号?去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去登录
置顶
毕马威:中国外资营商环境不断向好
中国汽车报网 ·  王金玉 ·  2019-10-31

 

  在最新一期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的排名得到大幅上升,由78位提至31位,一举跃升了47位。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市场主体体量众多、形态多元,商业监管本身具有高度复杂性,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近期,中国美国商会发布的2019年《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显示,超过六成的会员企业将中国作为优先考虑的市场。许多外企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度持续上升,加大在华投入。尽管世界经济不景气,我国吸引外资今年仍交出了一份高含金量的答卷。究竟如何判断中国的外商营商环境?对此,毕马威中国的专家给出了他们的观点。

  跨国企业将重心转移至中国符合企业利益和市场原则

  “随着中国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国内市场潜力的逐步释放,不少跨国企业选择将发展重心转移至中国,这符合企业自身利益和市场原则。在中国不断对外开放的进程中,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加快分享中国发展的机遇,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的贡献也将更加凸显。”在毕马威中国交易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林琳看来,未来外资在华投资将呈现量质齐增、结构优化、地域扩展的态势和特点。主要表现为:投资额和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持续稳定增长;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等高增长、高含金量的产业成为外商在华投资的核心引擎;投资深度持续深化,随外资在华布局的产业宽度、产业链纵深发展,外资本土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地域由沿海向内陆延伸,中西部成为对外开放新热土和新高地。

  中国将继续成为外资青睐的海外资本目的地

  从《外商投资法》的结构和内容看,中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准入管理、平等经营、权益保障”为核心的“全流程外商投资管理”体系,这意味着中国的外商投资环境将更加开放、稳定和透明。毕马威中国政府及公共事务咨询服务合伙人喻莺表示,外商投资环境的改善将促进外资的流入。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第31期显示,全球FDI(外商直接投资)下降了19%,但中国仍是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以及外资流入最多的发展中经济体,2018年中国吸收外资约1420亿美元,其中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的外资流入显著增长。

  商务部研究院目前发布的《跨国公司投资中国40年报告》也显示,截至2018年底,中国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96.1万家,实际吸收外商投资2.1万亿美元,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外商投资东道国之一。

  在喻莺看来,快速成长的中国市场给外商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中国的改革开放也为跨国公司全球布局、寻求增长提供了机会。《跨国公司投资中国40年报告》引用美国商务部统计数据,从2009年金融危机到2016年,美国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资产存量增长了111.4%,在华净收入增长151.3%,在华增速均为美国企业全球增速的5倍左右。

  商务部10月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0871家,实际使用外资683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其中,9月当月实际使用外资79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这一金额创下近三个月来实际使用外资的最高点。与此同时,我国吸引外资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产业吸收外资继续保持较高增幅。喻莺认为,如果《外商投资法》能在实施过程中切实解决长久以来外资所关注的内外资企业在平等待遇、技术转让、合法权益保护、准入机制、投诉机制等方面的问题,中国的营商环境无疑将得到进一步得到改善,中国也将继续成为外资青睐的海外资本目的地。

  外商投资公平待遇在不断提高

  平等待遇问题一直是外商投资企业的长期诉求。中国国家领导人在出席多项活动时均明确提出,中国将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欢迎和鼓励各类企业公平竞争,保障内外资企业平等待遇。

  喻莺表示,技术转让、合法权益保护等问题,一直是外资重要的关注点,《外商投资法》在这些方面也积极参考国际惯例,作出了正面回应。例如过去中国主要通过购买和“市场换技术”实现技术转让,欧美国家针对“中国强迫企业进行技术转让”的指责时有出现,草案从法律层面消除了此类担心。

  具体到各类产业,喻莺表示,外商投资公平待遇也在不断提高。在《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年版)》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已经分别压缩到40项和37项的基础上,中国还将继续推进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压减,给外资带来更多机会空间。服务业扩大开放也成为中国以及北京、上海等城市重点推动的开放举措,金融、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电信、互联网、大数据、交通运输、仓储等服务业正在向外资更大力度放开,外商投资企业将会获得更多的投资机遇。

  中资机构迎来更多变革动力

  毕马威中国金融业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张楚东表示,国务院发布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是中国金融领域全面开放取得的新进展,预计将给中资机构带来更多变革动力。“条例修改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中国外资金融与内资金融从主体到业务的深度融合,形成适应金融全球化和金融风险复杂化的市场体系和营商环境。”张楚东称,新的法律法规体系降低了外资进入中国的门槛。结合前期针对外资券商和基金行业的放开,预计未来中国金融服务业的组成会有更多外资的身影。

  “这些举措将会吸引更多外国保险公司来华投资设立保险机构,并将鼓励更多有经营特色和专长的保险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允许境外金融机构入股外资保险公司则将进一步丰富外资保险公司的股东类型,激发市场活力,促进中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张楚东说道,

  从更高的视野来看,外资机构进入中国将带来市场格局以及业务管理、运营理念的变化,这将给中资机构带来变革动力,相信会带动更多的国内机构加速转型,毕马威也将在变革中获得新的业务机会。

  编辑:王琨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