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目前正处于由导入期想成长期过渡的关键阶段,必须把提高安全性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正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许艳华所言,在一系列起火事故接连爆发让公众对新能源汽车安全存疑之际,提升安全性变得刻不容缓。日前,《电动汽车安全指南(2019)》(以下简称2019版《安全指南》)在京发布,相较于2018版,2019版的《安全指南》细化了纯电动汽车的细则,把“三电”部分都作为独立的部分细化,对电动乘用车的功能安全、电池单体和模组的安全的细则都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并单独编制了电机系统与电驱动总成的安全细则,规范了乘用车、动力电池热预警、回收再利用、电池系统安全设计规范。
针对电机系统与电驱动总成的安全,2019版《安全指南》明确,电驱动安全应从高压安全、机械安全、热安全、防护安全(含电磁辐射与抗扰等)、安全保护策略、功能安全、维护保养安全等七个方面进行全面考虑。
随着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2019版《安全指南》还单独设置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篇,对整车通用安全、车载氢系统安全、燃料电池堆及系统安全及燃料电池汽车操作、维护及基础设施安全实际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鉴于氢易燃易爆的特性及整车的电耦合使用环境,氢安全将直接影响到整车的安全性,且比纯电动汽车的安全性更复杂,这要求燃料电池汽车整车氢安全设计需要遵循失效安全原则、最简化原则、区域布置原则和氢垫格力原则,而在这些方面,2019版《安全指南》都做了详细规定。
正如许艳华所言,组织全产业链条的主要企业参与编制安全指南,对全产业提高安全认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把电动汽车的所有环节横向串联起来,让各产业环节的参与者充分了解电动汽车安全涉及哪些环节是非常有意义的事。而集全产业链的力量,大家共同努力贡献智慧、积极行动,一定能提升电动汽车的安全性,给全社会、用户及政府部门一个安全性交待。
编辑:王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