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登录

没有账号?去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去登录
置顶
稳健创新、融合领航,行易道描绘未来出行蓝图
中国汽车报网 ·  赵建国 ·  2019-10-26

  汽车“新四化”将领航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新能源、新技术,以及自动驾驶、感知技术、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不断进步,将为未来出行提供有力支撑。深耕车载毫米波雷达的北京行易道科技有限公司正是一家以技术创新见长的创新型企业。

  10月26日,正值2019全球未来出行大会再浙江湖州举行期间,行易道同步在会场外展馆中举办了成立五周年暨新品发布会。

  五年创新积累实力

  据介绍,行易道专注于车载毫米波雷达研发、测试验证、车规量产和定制开发服务,经过五年的努力,已成为中国自主品牌中率先量产和商用77GHz中程毫米波雷达(支持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的龙头企业。在超高精度、高清成像、环境感知输出、360度环视雷达融合技术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领航中国车载毫米波雷达技术革新和产业化进程。行易道在2019年,成立的第五年,带着令人欣喜的成绩,继续为下一个五年及十年规划发展蓝图。

  2020年起,自动驾驶的发展将进入全新阶段,开始释放在过去几年中已展现出来的商业、技术和运营潜力。年轻的行易道作为汽车自动驾驶核心传感器的中国自主研发供应商,从一成立就面临着来自全球的激烈竞争,同时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五年来,正是在这种高速演进、剧烈变化、创新科技公司迭出的竞争格局之下,行易道一步一个脚印的稳健发展,以系统设计能力、过程开发能力和车规量产能力形成了核心竞争力,有效融合持续性创新和安全验证过程,专注于为中国自动驾驶产业输出稳健可靠的毫米波雷达产品。

  此次行易道全新发布的77GHz近程毫米波雷达ASRR100,可应用于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实现盲点检测(BSD)、变道辅助(LCA)、开门预警(DOW)、后方碰撞预警(RCW)、后方横向交通预警(RCTA),支持主机厂自动驾驶平台研发(比如高速公路自动驾驶辅助),和雷达融合开发。

    ADAS发展到今天,成本的降低、传感器和处理器技术的进步和通过融合技术来降低系统分析和决策的复杂度是推动ADAS技术在各类车辆中得以广泛应用的关键因素。行易道还将致力于雷达阵列融合以及传感器融合,以有力支撑自动驾驶L3、乃至L4及以上的360度环境感知建模。

  新产品四大特色

  在ADAS和自动驾驶系统发展要求的推动下,适用于自适应巡航(ACC)、自动紧急制动(AEB)、前方碰撞预警(FCW)的77GHz中程毫米波雷达也在不断升级发展中。行易道新推出的77GHz中程毫米波雷达AMRR112,在已量产的AMRR110的基础上集成了测高、道路识别和自校准功能,可接受测试。

  行易道发布的雷达新产品有四大特色:

  一是道路识别,可以利用曲线数学模型描述真实环境的道路方向,同时提供路边(高速护栏、普通道路两侧栅栏等)的轨迹、道路宽度和本车到两侧路边的距离等道路信息描述。帮助ACC、AEB弯道跟车决策和为自动驾驶高速公路场景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二是目标高度分类,可以对危险障碍物、可穿过目标(underdrivable: 例如路牌、高架桥等)、可越过目标(overdrivable: 例如减速带、井盖、埋地金属板等)进行可靠分类。极大降低AEB误报、误刹车概率。

  三是自校准:可以对车行过程中雷达安装角度水平向±2度的偏移进行自动检测并在软件内自动纠正。降低雷达安装精度要求,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减少维护要求。与此同时,全球领先的79GHz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也在技术演进和应用拓展中。

  四是可支持自动泊车:基于SAR图像的车位自动识别,没有车速(自车),车距(自车与目标车),车位类型(横向和纵向)的限定。泊车场景不会受场端设施限制,可以扩展到住宅小区、道路靠边停车、空旷停车场等。

  高精度全景交通环境感知输出:基于雷达检测以及雷达图像信息在算法层面提取出更便于执行辅助驾驶以及自动驾驶决策的环境模型信息。

  众所周知,中国交通环境、驾驶行为和交通法规有着自身的特性,中国的自动驾驶策略离不开在本土的持续测量、测试、计算和验证。行易道在不断创新中稳健求证,在持续突破中融合适应,基于中国交通道路环境开发并打磨的国产高分辨雷达大有可为,未来可期!

  编辑:王琨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