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高德城市大脑·智慧交通公共服务版首次正式亮相
本报记者 北京摄影报道 6月19日,世界交通运输大会期间,国内移动出行平台高德地图联手阿里云在北京首次发布城市大脑·智慧交通公共服务版及城市城市大脑·智慧交通战略。
高德集团总裁刘振飞
发布会上,高德集团总裁刘振飞表示:“城市大脑是驱动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新变量。城市大脑将实现交通系统中个体最优和全局最优之间的动态平衡,终局是真实世界三元素人、车、路在大脑进化中实现‘无人之境’。”
高德地图副总裁董振宁
高德地图副总裁董振宁透露,城市大脑·智慧交通将首先在国内50个城市落地,预计平均为用户的每次出行节省时间10%。同时,构建城市大脑·智慧交通,高德地图具备数据、生态和应用三大优势,把针对政府管理部门和针对公众出行的服务有机地融为了一体。
目前,城市大脑·智慧交通已经在大出行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在北京,通过信号灯配时优化,机动车通过路口的平均延误下降了6%、停车比例降低了3%;在上海,针对南北高架各路段交通状态所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提高了10%。
♦重塑人、车、路 城市大脑驱动未来交通发展
刘振飞认为,真实世界三元素人、车、路在不断地变化,让交通拥堵、公共资源占用等城市问题趋于严峻。而当下,人的出行需求从出行方式向出行全周期转变,出行决策、目的地服务正在逐渐成为用户关注的重点。
与此同时,随着自动驾驶、飞行汽车、胶囊高铁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交通工具的空间和技术在创新,交通工具的服务模式也在创新,车不再是单纯的载具,而是成为继手机之后新的移动互联网服务平台。
“城市大脑将唤醒分散、沉睡的数据,打通数据孤岛,形成全局规划,最大化将数据‘资源’变为‘资产’,重塑人、车、路,驱动未来交通发展。”董振宁表示。
♦城市大脑·智慧交通涵盖了高德三大优势
刘振飞指出,城市交通·智慧大脑的推出借助了高德地图现有的三大优势。《中国汽车报》记者现场了解到,城市大脑·智慧交通是用数据资源来优化现有城市交通的终极方法,这一解决方案打通了数据、生态和应用三大环节之间的链路,而这三点也是高德十六年来积累的优势所在。
在交通参数方面,高德地图积累了交通出行行业内的多元大数据,包括位置、生活、交通和社会的多种海量数据和实时路况、位置定位等关键数据。
在生态能力方面,高德地图拥有7亿用户,目前已经建立了用户生态、交警生态、应用生态、汽车生态和景区生态五大群体生态。正是基于这种生态布局,高德地图也就有了打造城市大脑·智慧交通的基石。
在用户最为关注的应用层面,阿里高德城市大脑·智慧交通的应用服务可分为左脑和右脑。其中左脑为城市交通治理解决方案,服务于政府部门,右脑则主要为城市智慧出行解决方案,服务于用户。
董振宁表示:“左脑和右脑有机融合,政府端和用户端一体化服务,共同成为了阿里高德城市大脑·智慧交通的独特优势。
“其中,高德易行平台,为用户提供10种出行方式,并为9家主流出行服务商赋能。城市大脑•智慧交通是否聪明,可以通过阿里高德在交通出行领域的应用和服务检验,并通过检验和反哺不断进化。”董振宁强调。
而这一点正好佐证了中国交通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蔡团结所强调的,交通服务企业应该以服务便捷为目标,提供一个综合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愿景:首批50城落地 为用户每次出行省时10%
此次城市大脑•智慧交通公共服务版首次亮相,在基于高德地图与阿里云多年技术沉淀的同时,为行业用户提供基础预警、智能诱导、事件管理、研判解决四大方案,实现了联动真实世界、均衡导航用户和优化信号配时三大创新功能,为政府管理调度和公众出行两端提供一体化服务。
公共服务版让城市交通的管理者更便捷地接入人工智能,利用高德地图已有的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快速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
目前,公共服务版对合作伙伴有四大开放功能,包括数据开放、计算能力开放、功能开放以及人才开放,未来还会有更多开放的功能。
其中,以均衡导航用户功能为例。针对交通管理中经常发生一条道路堵得水泄不通,而周围其他的道路还比较畅通的情况,该功能基于高德地图在驾车用户中的高渗透率,通过平台实现了交警对于驾车导航用户的疏导,结合交通推荐路线和规避拥堵的方式,实现动态分流,科学分配路权,避免拥堵。
此外,据高德地图副总裁董振宁透露,城市大脑·智慧交通将首批在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50个城市落地,愿景是致力于实现平均为每个用户每次出行节省时间10%。
根据第三方机构QuestMobile的调研数据,截至2018年3月,高德地图日活跃用户数量(DAU)已达超6000万。以此推算,城市大脑•智慧交通将为用户节省的出行时间相当可观。
据悉,城市大脑•智慧交通体系建设的终局是城市交通随着大脑的进化实现“无人之境”。“具体来说,就是城市车辆大多无人驾驶,交通管理系统基本无人操作,道路交通安全达到极致。这一切都将由城市大脑指挥调度,但人们不会感觉到城市大脑的存在,就如同感觉不到拥堵的存在一样。”刘振飞强调。
最后,他还呼吁,生态伙伴携手努力,早日实现“无人之境”,共同推动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
编辑:赵方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