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上午,湖南湘江新区智能系统测试区开园仪式举行。该测试区是目前国内已投入运营的封闭式测试区中测试场景复杂程度最高、测试服务全国最全的测试区,并于6月12日正式对外开放。
据长沙市委常委、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迎春介绍,该项目用地面积1232亩,场地呈“T”字形,湘江集团控股公司未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为建设主体。项目一期以智能系统全方位测试为主。远景规划区域将致力于打造为技术先进、产业配套齐全、国内领先的国家智能网联系统综合性测试示范区。
一期项目总投资约18.96亿元,包括桐关桥路、玉学路、长潭西线东辅道、长潭西线西辅道等8条市政道路和一期场地工程,分为管理研发与调试区、越野测试区、高速公路测试区、乡村道路测试区、城市道路测试区5个主要功能分区。
目前测试区覆盖智能汽车的安全、效率、信息服务及新能源等四大类型测试,建有78个常规性智能无人测试场景,为自动驾驶乘用车、商用车、无人机、智能机械、机器人,网联通信供应商提供系统测试服务。
此外,湖南湘江新区在本次活动上发布了《湖南湘江新区加快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征求意见稿)》,并提出以测试区为切入点,重点做好“湘江智谷”的大文章,实现“三个走在前列”目标:关键技术和零部件创新研发走在前列、产业集群和产业生态培育走在前列、应用示范和标准体系建设推广走在前列。
示范推广方面的计划是:2018年开通智慧公交1号线;2019年选择部分高速公路路段开通高速公路智能驾驶测试线;2020年力争建成3-5个半开放特定区域智能驾驶典型应用示范区。三年内逐步实现从封闭园区到半开放、开放道路L2-L4级别智能驾驶车辆应用示范,同步开展L 5级智能驾驶车在特定园区的应用。到2020年力争新区集聚智能网联汽车人才总量超过30000人;研发投入占比达到10%以上,智能网联汽车及主要关联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
张迎春
“2018年,我们将围绕’湘江智谷’打造,重点推进八大重点项目:一是人工智能产业新城;二是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加快智能驾驶、新能源、车联网等核心技术和创新产品的研发;三是智能重卡生产基地;四是湘江地平线人工智能研究院;五是中车时代电动新能源汽车长沙研究院;六是湖南智能技术创新中心;七是西电长沙研究院;八是国科人工智能研究院。项目总投资预计约1000亿元,将为’湘江智谷’提供最强力支撑。”张迎春说。
长沙市政府副市长李晓宏发布了全国首条开放道路自动驾驶公交示范运营线(智能公交1号线)筹建事项。”智慧公交项目开发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推进:第一阶段为制造与改造阶段(6月至8月),主要是实施测试线路改造和样车设计与制造;第二阶段为测试阶段(8月中旬至9月),主要实施封闭道路场景测试和开放道路实际测试;第三阶段为批量测试和应用推广阶段。顺利完成各项测试后,10月至12月期间开始小批量试运营,并计划2019年开始线路推广。”李晓宏说。
最后,由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胡衡华宣布测试区正式开园。
在活动现场,近10家机构进行了智能驾驶及无人设备测试演示,其中包括:中车时代电动汽车的智能公交车、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的物流重卡及自动驾驶轿车、一汽的重型商用车、国防科大的自动驾驶轿车、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的无人机及方程式赛车等。
编辑:黄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