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登录

没有账号?去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去登录
置顶
彼欧集团:氢能是大势所趋 中国市场至关重要
中国汽车报网 ·  施芸芸 ·  2021-03-17

  “如不做出改变,气温升幅在本世纪可能达到灾难性的3摄氏度以上。”在日前举行的2020气候雄心峰会上,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一句话给全球各国敲响了加快实现碳中和的“警钟”。作为交通行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之一,发展新能源汽车正在成为越来越汽车企业的必然选择,已经拥有70多年悠久历史的彼欧集团正是其中一员。前不久,彼欧集团通过数字会议宣布了其作为氢能出行领域领导者的战略愿景和雄心,充分彰显出相关领域领军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担当。近日,彼欧集团清洁能源系统(CES)部门首席执行官Christian Kopp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无论是出于节能减排的需要,还是考虑到未来市场的需求与潜力,氢都将在未来清洁出行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而在彼欧集团未来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全球格局中,中国以及其他亚洲市场至关重要。

  打造贯穿全价值链的产业化解决方案

  在“三纵”技术路线中,氢燃料电池汽车(另外两条技术路线分别是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是走得最慢的那个,但在各方的推进之下,这一产业在全球的发展速度都在不断加快。彼欧集团预计,到2025年,氢燃料电池汽车总量将达20万辆,到2030年,这一数字有望超过200万辆。正是看到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巨大发展潜力和增长空间,彼欧集团从2015年开始就持续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自2015年以来已在氢技术上投资达2亿欧元。

  “中国也好,全世界范围也罢,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加入者越来越多,竞争也正在变得越来越激烈。”在Christian Kopp看来,彼欧集团之所以不惧挑战,拥有成为氢能出行领域领导者的底气与实力,是因为彼欧集团有能力根据客户需求在全球或单一市场提供覆盖氢价值链各环节的解决方案。

  据了解,为提升在价值链各环节的专业能力,彼欧集团近五年来在欧洲和中国均设立了研发中心,并对Optimum CPV(储氢罐)和Swiss Hydrogen (综合氢系统) 进行有针对性的收购,同时建立了一个开放创新的生态系统。前不久,彼欧集团宣布与德国设备制造商爱尔铃克铃尔(Elring Klinger)成立了合资企业EKPO 燃料电池技术公司,专攻燃料电池电堆,并收购了爱尔铃克铃尔致力于燃料电池系统集成的子公司EKAT,共投资1.15亿欧元,强化了彼欧在氢系统方面的专业能力;2017年,彼欧集团收购了比利时纤维缠绕复合材料高压储氢罐专业制造商OptimumCPV公司和瑞士燃料电池系统能量管理及控制解决方案供应商Swiss Hydrogen公司。

  事实上,彼欧集团在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目前彼欧集团的一条储氢罐生产线已在比利时完成安装,合资公司EKPO在其德国工厂的燃料电池电堆年产量也达到了10000 组。“我们完全可能成为氢能行业里的领先者。”Christian Kopp深信不疑。

  到2030年将氢动力系统总成本降至6000~8000欧元

  多年来,全球各大车企在全球范围内不遗余力地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但市场销量始终难以与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相提并论,究其背后的原因,成本偏高无疑是制约市场规模扩大的重要原因,在当前和今后的一段时间里,降成本已经成为了氢燃料电池汽车重点突破的方向。

  在彼欧集团的战略愿景中,有一组数据激动人心:

  到2030年,将储氢容器成本降低30%;

  到2030年,将燃料电池电堆和集成氢系统成本降低80%,即从当前300欧元/kW的价格降低到50欧元/kW;

  到2030年,全球氢动力系统的总成本将与热机相当,约为6000~8000欧元。

  如何实现这一系列颇具挑战但也令人鼓舞的目标?

  “借助工业化进程,体积效应和材料优化等手段,上述成本的显著下降将成为可能。”Christian Kopp告诉记者,首先,彼欧集团在传统业务领域的优势和特长能延续和拓展到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例如为了防止氢气泄漏,储氢瓶的密封性至关重要,而如何保证密封性恰好是作为传统汽车油箱领军者——彼欧集团的长项。

  其次则是通过减少碳纤维和贵金属的使用。众所周知,四型瓶将原来三型瓶钢性的金属内胆转成了有一定弹性的塑料内胆,以此增加储氢瓶的寿命,尤其是疲劳寿命。基于此,储氢瓶的重量有所减轻,站在碳纤维缠绕层的角度,这就使得在同样的设计寿命目标下,碳纤维用量减少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在现有的氢燃料电池系统中,使用的铂金非常昂贵,据Christian Kopp介绍,彼欧集团正在开展使用石墨进行代替的探索。

  第三,我们将通过进一步优化包括辅助设备在内的燃料电池系统技术,以此来降低成本。事实上,Christian Kopp提出,这一技术并不复杂,虽然在汽车领域还未实现大规模的使用,但在钢铁行业已经广泛应用。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举措,我们有望到2030年将氢动力系统的总成本降至6000~8000欧元。”Christian Kopp认为,这将把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价格竞争力提高到与纯电动汽车相当。

  近半新能源汽车产品将投放至中国

  在氢能出行市场中,彼欧集团计划到2030年,创造30亿欧元的收入,为此,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市场将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在彼欧集团的预测中,亚洲将在2030年以75%的氢动力汽车占有量成为领先市场,其次才是欧洲和北美。“中国市场是将来我们发展的重中之重。”据Christian Kopp介绍,未来彼欧集团的氢能源汽车或将有40%~50%都投放至中国市场。

  据悉,彼欧集团在华拥有29家工厂和4956名员工,2019年2020年的营业额规模达8.57亿欧元,占全球总营业额的9.3%约为65亿元人民币。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彼欧集团在武汉成立了ω-Omegatech清洁能源系统研发中心,总投资金额达3000万欧元。目前,ω-Omegatech研发中心员工数达150人,正源源不断地为中国提供包括FCEV储氢系统在内的一系列先进解决方案,这也将成为彼欧集团在中国乃至亚洲的氢能研发中心。

  正如彼欧集团首席执行官劳伦特•法夫雷所言:“尽管汽车市场的短期前景存在不确定性,但通过正在朝着清洁、移动互联的方向发展,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有理由相信,通过覆盖氢价值链各个环节的尖端技术和生产能力、积极参与到能源转型进程中的彼欧集团,极有希望能够实现其在氢能出行领域的长远目标。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