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登录

没有账号?去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去登录
置顶
TUV莱茵夏波:电动车冬季“趴窝”,需定标准指导消费者
中国汽车报网 ·  郝文丽 ·  2021-02-20

  日前,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前一段时间,中国北方出现了严寒天气,许多开电动车的司机表示“扛不住”,电动车出现了低温“趴窝”情况,电池性能衰减迅速,这给人们使用电动车带来了不便,也让更多潜在的车主选择观望。工信部为此召开了电动车低温使用问题研讨会,探讨对这一问题有哪些好的解决方案? 

  并不意外,电动汽车冬季续航里程打折扣,这一老生常谈却又长期困扰着电动汽车行业的问题,再一次被摆上桌面。就如何更好解决这一棘手问题,作为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有何建议,《中国汽车报》记者专访了TUV莱茵大中华区太阳能与商业产品服务副总裁夏波。  

  ■锂电池技术路线会持续 

  有人提出,目前锂电池能量密度几乎已经达到极限,要提高电动汽车冬季续航里程只能改变技术路线。对此,夏波分析,如果抛却锂电池更换为其他技术,或许可以解决冬季里程焦虑的问题,但是从技术成熟度度来看,还无法下结论。目前,各大汽车厂家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都在锂电池技术上大力投入,预计锂电池技术路线还会持续较长时间。 

  当然,如果单从锂电池技术路线来看,各个企业也在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比如石墨烯电池、固态和半固态电池等。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实验室技术和量产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虽然一些解决方案在材料和技术上取得了很大突破,但如果不能很快降低成本,难以产业化,也是无法应用的。 

  事实上,这些年随着电动汽车的推广和大规模应用,电池低温性能衰减问题已经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市面上有一些车型在这方面做得还不错。但锂电池终究偏向于传统行业,要回归到基础材料和工艺问题,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不会像芯片等高新技术行业进展那么快。 

  并且,冬季电动车续航里程打折扣的问题一直存在,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这是一个存量市场,换句话说,只要没有换车,这个问题始终存在,而采用了最新技术的新车情况就会好很多。当然,消费者投诉量增多,潜在车主在购车时选择观望,这说明冬季电池性能衰减问题的矛盾在升级,夏波认为,全行业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提升电池本身性能和车内系统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曾表示,动力电池在低温环境下出现明显的性能下降,电池容量衰减,续驶里程缩水,特别是最近北方城市遭遇寒潮气温骤降,问题更加凸显,消费者对此也有一定反映。应该说这是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也只有依靠更高水平的发展去解决。相信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管理政策的完善,新能源汽车低温使用性能一定会获得实质性提升。 

  工信部经过研讨推出的几项措施是:一是要求汽车企业加强售后服务,及时解决用户诉求。组织行业机构加强科普宣传,引导科学使用。二是支持整车企业和电池生产企业加强技术攻关,提升电动汽车低温行驶性能,改善用户体验。 

  三是抓紧研究制定相关技术规范,加快推广应用中国工况,明确低温环境产品性能和技术要求,加强产品准入和生产一致性检查。目前,重点企业、行业机构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发布冬季用车指南,增配售后服务力量,布局科技攻关项目。 

  而夏波则从更加具体的层面提出三点建议,首先在电池本身的技术层面进行提升,比如采用低温性能更好的材料,或采用固态和半固态电池技术;其次从车辆系统方面提升,如有些车型采用热泵,将车辆运行过程中电池、电机和其他部件产生的热量收集起来,使之在车内循环,让电池所在的小环境温度升高,也可以有效改善电池在低温下的性能衰减问题。 

  另外,很多消费者认为,电动汽车电池在冬季掉电太快,远超想象。对此,夏波指出,以前工信部只针对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拟定过标准,但对低温续航没有明确的规定。他建议制定相关标准,规范在相应温度下允许电池性能衰减的程度。事实上,在夏波看来,锂电池在低温下性能衰减是由其材料特性决定的,消费者对冬季电动车电池性能衰减是可以理解的,但由于缺少标准参数,实际衰减情况超出心理预期,所以出现不满的情绪。就像在燃油车领域,5号柴油适合气温在8℃以上时使用,0号柴油适合气温在4℃以上时使用。推出标准规范,对车企和消费者都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结果模拟缩短研发过程 

  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潜力巨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21年增幅将达到40%,那冬季续航里程打折扣是否会挫伤消费者的购买信心,进而影响市场增速,而率先在这一技术上取得突破者,又是否会凭此改变市场格局呢? 

  夏波认为,中国汽车市场很大,需求也是多样化的,其中还有地域性差异。未来的电动汽车市场应该是细分化的,豪华车、普通家用车、初级代步车等,很难有一种车型能满足所有需求。 

  就冬季续航里程打折扣而言,感受比较明显的是华北和东北地区的消费者,但对消费信心的影响究竟会有多大,还很难下定论。而能在这一问题上取得技术突破的车企,未必会在总体上改变竞争格局。但如果能够针对不同细分市场推出适应性的车型,满足不同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同时还能有效解决冬季电池性能衰减的问题,那一定会在竞争中占得先机。 

  最后,夏波指出,以前对电动汽车电池的检测,多偏向于安全使用层面,很少关注到实际运营,或者说动态情况下电池的性能。针对这一问题,TUV莱茵的电动汽车电池检测平台可以帮助车企找到最佳平衡点。车企在研发设计阶段将多种解决方案放在该检测平台进行模拟,验证效果,最后选择最优方案上车实测,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缩短研发过程,少走弯路。 

编辑:蒙轩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