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的需求是真实存在的,不管是个人消费者的出行,还是在一些商用领域的积极探索,比如港口、矿区、机场的一些自动驾驶,都可以创造巨大的商业价值。并且,在某些领域确实需要无人干预的自动驾驶,特别是一些矿区,工作环境很恶劣,操作固定、简单、枯燥,很多年轻人宁愿送外卖也不愿意到矿区开车。对于个人消费来说, L5可能有点像共产主义,现实环境确实比较复杂,但是在走向自动驾驶之路的过程中,不管是L2也好,L2.5也好,每前进一步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越来越美好的体验。”
10月25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主办的全球未来出行大会上,千寻位置自动驾驶事业部总经理年劲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自动驾驶想象不必过于美好
年劲飞表示,自动驾驶需要调整心理预期,2016年阿尔法狗击败了人类顶尖的围棋手以后,大家对AI充满期待,好像无人驾驶可以马上实现了,但是对于无人驾驶这么伟大的革命来说,还需要很多技术,需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汽车行业发展了100年,也才发展成当前的模样,不可能指望自动驾驶在短时间内达到大家期待的水平。
年劲飞认为,自动驾驶有可能在一些商用的场景率先落地应用,一些智能小车已经可以做清洁、巡逻、接驳、零售的工作。同时,矿区、港口、机场等场景对自动驾驶有很大的需求。乘用车上面已经有一些自动驾驶的功能,比如说高速公路上的自动驾驶,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就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自动驾驶,通俗来讲,L1级别把脚解放出来,L2级别把手解放出来,L3级别可以把眼睛拿开。自主泊车对于在城市生活的人来说,更有吸引力,停车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通常找不到车位,或找到车位不一定能够停得进、停得好。拥堵路段的自动驾驶需求也非常迫切,这其实是一种跟车模式,但对驾乘的体验会有极大的改善。
♦时空智能空间广阔
千寻在10月份完成了A轮融资,宣布从精准服务平台升级为时空智能基础设施,年劲飞表示,时空智能领域应用空间很广阔,除了大家比较熟悉的智能驾驶以外,还有一些其他领域的应用也非常突出,比如说无人机在农业植保领域的应用,过去都是人工背着一个小药箱,在夏季非常恶劣的环境下工作,容易中毒,有了时空智能基础设施以后,可以用无人机喷洒农药,一天可以喷洒500亩,效率得到极大提升。无人机还可以做电力的巡检,国家电网以前用很多工人来做电力巡检,现在用无人机就可以检查铁塔的设备。此外,还有一些城市里面的设备,比如说,摄像头只要具备精准的时空能力,就可以轻易判断出套牌车。对于自动驾驶车辆来说也需要精准的时空能力,比如在地下停车场的操控等。
年劲飞还列举了一些创新的应用,比如说私家车里面用的三脚架,是每辆车都必须备的工具,把三脚架植入时空能力,一旦车辆出了故障,打开这个三角架,会把故障车的精准位置上报到平台上,后面的车辆根据这个故障点,会自动避开事故车道。还有,在道路施工时,原来的地图只是描述什么路短在修,其实很难知道从哪里起点,到哪里是终点,占多少路面,植入高精度定位能力之后,一打开地图,就可以精确地判断出来真正的施工地点在哪儿。
编辑:蒙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