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登录

没有账号?去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去登录
置顶
赵捷:雷达传感器迎来巨大机会和市场潜力
中国汽车报网 ·  赵建国 ·  2019-10-29

  目前,自动驾驶正在进入一个高度发展期。“雷达传感器市场也因此迎来了巨大机会和市场潜力。”10月26日,在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主办的2019全球未来出行大会同期,组委会组织的“未来出行说”专访中,行易道科技创始人兼CEO赵捷在接受《中国汽车报》等媒体记者专访时表示。  

  

  ♦雷达市场新机遇    

  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发展已经成为未来发展趋势,其中,作为实现未来出行的关键一环,自动驾驶成为各大传统车企和互联网科技公司竞相布局的领域,在现有的自动驾驶实现方案中,均离不开雷达、摄像头等多传感器的融合。 

  “毫米波雷达因其物理特性,在未来自动驾驶和ADAS领域将是不可替代的传感器。”赵捷表示,行易道今年77GHz中程雷达产品已完成量产和后装雷达商用化,明年将正式量产77GHz近程雷达。 

  从自动驾驶分级上看,从如今主流的L1、L2级自动驾驶,到未来的L3级乃至最终的L4/L5级自动驾驶的过渡和发展中,汽车的智能化程度越高,驾驶员的介入越少,对车辆传感器数量和精度的需求量也将呈现指数级增加的趋势。目前,实现L2级自动驾驶最低仅需要一个中程毫米波雷达即可实现,而L3则至少需要6个甚至更多毫米波雷达,雷达传感器市场也因此迎来了巨大机会和市场潜力。 

  赵捷认为,从市场格局上看,目前,国内车用毫米波雷达市场长期以来呈现被海外厂商垄断的局面,四大一级供应商(Tier1)维宁尔、博世、大陆和安波福掌握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这也让其他雷达生产商,尤其是国内零部件商破冰市场难度极大。 

  虽然如此,车用雷达市场依然存在大量潜在机会。一方面,国外Tier1级供应商通常打包销售产品,在主机厂逐渐重视自主研发的趋势下,Tier1级供应商满足差异化和定制化需求有限,另一方面,越来越大的市场需求也让Tier1级供应商无法覆盖全部市场。 

  赵捷说,成立于2014年的行易道,是国内雷达制造商头部企业之一,在全球未来出行大会上,行易道正式发布了基于77GHZ的新款中程和近程毫米波雷达,通过与主机厂开放融合、差异化功能以及弥补供应链,破冰现有毫米波雷达市场格局。 

  据介绍,此次发布的新款77GHZ中程雷达在现有毫米波中程雷达功能的基础上,实现了测高、道路识别和自校准三项关键功能。其中,测高功能可对测量目标进行高度分类,降低AEB系统对减速带、高架桥等识别物的误报,降低误刹车概率,更符合国内路况复杂的现状。 

  道路识别功能可在不借助视觉传感器的情况下独立完成对道路信息的识别,丰富主机厂对自动驾驶的相关数据采集;自校准功能体现的是雷达可对一定程度的安装角度偏移进行自动纠正,该功能可降低主机厂雷达安装精度要求,减少使用中的日常维护要求,为主机厂省去了高精度传感器安装维护付出的成本。 

  赵捷告诉记者,行易道推出的77GHz近程毫米波雷达能够实现盲点检测(BSD)、变道辅助(LCA)、开门预警(DOW)、后方碰撞预警(RCW)、后方横向交通预警(RCTA)等功能。“今年中程雷达已量产后装AEB项目,并和国内几家企业有了一定的深入合作,包括试点、批量供应等,明年Q1、Q2量产后供货将包括国内外整车品牌,除后装外还包括前装。”赵捷说。 

  对于产品性能,赵捷充满自信:“车用传感器离开应用场景说参数是没有意义的,行易道两款量产产品从参数和功能上能够和国外传感器供应商做正面竞争。今年初,行易道实现了我国首例支持AEB的77GHz中程雷达装车上路,截止目前,测试里程超过20万公里,客户车辆行驶里程超过2亿公里,没有出现严重安全事故,这是行易道雷达的最好证明。” 

  对于市场前景,赵捷表示:“智能化作为未来汽车公司的核心技术体现,雷达传感器的主动权从任何车企的战略角度都不会放弃,国外Tier1供应商通常打包销售包含雷达在内的ADAS系统,但主机厂其实希望做拆分,另外,现阶段具备高精度毫米波雷达供应能力的厂商很少,现有供应商很难满足对所有主机厂大批量、持续供货、实时技术支持的需求,行易道既可作为车企的Tier1供应商,也可以做其他Tier1的Tier2供应商,供应雷达单品。” 

  在技术发展路线方面,针对未来激光雷达可能带来的市场侵占,赵捷认为,毫米波雷达能够全天时全天候的工作特性,以及其他传感器没有的测速准确性,使毫米波雷达未来不可替代。“毫米波雷达经历了从24GHz到77GHz的转变,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还会有79GHZ甚至更高频率,带宽和分辨率都将明显提高,将支持更多的场景应用。”赵捷说。   

  ♦未来前景更可期 

  创业五年,赵捷感慨颇多。“行易道公司对于我来说意味深重,因为我个人的职业生涯这几年都在这里面,对于我个人来说成长最大的。我们天使投资人也说,我从一个科学家变成公司的管理者,这对我个人来说是最大的收获,很有意思,这个收获让我感觉到,当我从前做技术,或者说做科研的时候,有一种感觉,好像和外界隔着一道玻璃门的感觉,我在想一些事情,外面在发生一些事情,他们激动呼喊的一些东西,我在观察,但是我无法融入,经常会有这种感觉。现在公司一点点取得成绩的状态,我感觉到我和这个世界和这个产业融合在一起了,这是我个人的感觉。”赵捷回忆道。 

  “如果从公司的成长的角度,我觉得公司开始就是一个小宝宝,现在逐渐变成一个有生命力的,有自我成长力和驱动力的一个青年,这是最近,尤其是夏天以来很明确的一个感觉。”赵捷感到自豪的是,公司规模超过100人,组织架构上建立的比较完整,各个部门总监也都富有经验,充满激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经常能够互动,不管是自我的职业成长还是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上,经常会出现一些让我们感觉特别振奋、特别激动的时刻,“所以我感觉公司到了一个让我觉得我很欣慰,从一个小树苗一样到目前茁壮成长,而且很有生命力的状态,这是我感受到的我和公司的体会。”赵捷说。 

  对于与车企之间的合作,赵捷介绍,首先,国内客户方面,今年有一个量产的项目,是后装的AEB项目,今年3月份的时候签约并发布了今年的量产计划。目前看来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我们和合作伙伴制定的目标,以及我们期待的大批量量产将会实现。 

  第二,行易道与国内的企业,不管是主机厂还是Tier1前装,有几家已经进入了比较深入的合作,包括定点,包括实现批量供应这么一个阶段,或者说已到门槛上,因为前期也经过了多半年反复的测试、验证。 

  第三,在国外,行易道在韩国、东南亚有一些项目在推动,明年年中或者下半年进入量产状态。“从公司发展的初期,我们就认识到雷达产品是面向全球汽车企业供应,到2019年10月底,我们过去的一些预测和期待正在商业上逐渐成为现实。”赵捷表示。 

  编辑:蒙轩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