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从设计、试制、调式到完成下线仅耗时半年;取消差速器、传动轴等传动部件;取消冲压和焊接工艺;采用铝合金车架结构,由螺栓组装,省去1130个焊点;座舱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全部采用粘结、铆接技术……以上这些不可思议的因素组合在一起,真的可以造出一辆车吗?
长春富晟汽车创新技术有限公司在2018北京国际车展期间,就为大家带来了这样一款车——长春富晟研发制造的首款轻量化电动汽车LWEV。据悉,L代表Light,W代表Weight,E代表Electric,V代表Vehicle,即 “轻量化电动汽车”之意。
LWEV实现了两项革命性突破:整车结构设计上,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取代冲压、焊接及涂装的电泳工艺,减少了传统汽车制造四大工艺中的两个半工艺,整车制造成本、生产准备成本为传统汽车制造成本的十分之一;动力总成系统方面,采用集成式轮毂电机驱动系统,取消了变速箱、驱动轴等传动部件,和前悬架集成一体,结构上使动力驱动链更加简洁、紧凑,效率更高,整车布置空间增大,更有利于整车平台化、模块化。
富晟汽车打造了“非承载碳纤维复合材料乘员舱+加铸造铝合金车架”结构的车身,采用粘接、铆接和螺栓连接工艺,使研发周期更短,投入更少,制造更简单,满足了出行平台、分时租赁平台中小批量、多品种、定制化的要求。
基于自身雄厚的技术革新能力,及整车和核心零部件自主研发实力,富晟汽车在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中确立了研发效率高、投入经费低的绝对优势。此番发布的首辆轻量化电动乘用车,从设计、试制、调试到下线仅耗时半年,装配仅用5天,在制造工艺先进性、轻量化指标领先性、电驱技术超前性等方面,表现优异。
2017年10月,传统车企出身的刘蕴博与一汽富晟集团成立了富晟汽车创新技术有限公司,刘蕴博曾负责一汽商用车开发、一汽轻量化电动乘用车研究等工作。过去30多年里,他在汽车性能研究、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等领域中做出卓越贡献,获得过多项行业和国家的科学技术进步奖。
“富晟汽车的企业使命是,让汽车更好用、更好造、更经济,量身定制用户所需求的汽车。” 长春富晟汽车总经理刘蕴博表示,过去一百多年,汽车制造越来越复杂,投入越来越多,门槛越来越高,他希望降低造车门槛,帮助更多有造车梦的人实现梦想。他介绍,富晟汽车刚刚发布的首款轻量化电动乘用车,计划于2018年底生产1000台, 2019年实现量产。未来,富晟汽车还将研发更多乘用车车型,以及商用车和特种车。
4月27日,长春富晟汽车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与日本NTN株式会社、重庆石柱县政府、四川泸州市政府、海南国租等11家政府机构和企业签约,就技术研发、建厂投产、产品定制等达成合作。
长春富晟汽车副总经理张文杰表示,面对新能源汽车的崛起,车企需要颠覆性的创新,才能走上通往未来之路。在产品方面要向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在生产制造方式上,要向深度定制化和分散化转型,在商业模式上,要向数据、平台、互联转型。他认为,无人驾驶技术、移动出行平台、大数据平台将构成未来汽车生态圈,未来定义汽车产品的很可能不再是主机厂,而是运营服务商和出行平台,所以在开发产品方面,必须在原有基础上,加入新技术,依据使用场景定制一款车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事实。因此,长春富晟汽车将面对B端市场,与硬件管理运营商和出行服务运营商广泛合作,共同打造移动出行生态圈。而考虑到未来汽车产品小批量、多品种、定制化的特点,长春富晟汽车将充分利用地域零部件资源,进行零部件通用开发,发挥零部件规模优势,打造具有批量经济规模的零部件巨头,并参与国际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