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登录

没有账号?去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去登录
置顶
报告:空气质量达标约束下 2030年新能源汽车年销量或超1500万辆
中国汽车报网 ·  张忠岳 ·  2018-04-18

  4月17日,中关村创蓝清洁空气产业联盟在京发布《2030清洁空气市场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以空气质量达标为约束,首次系统地剖析了未来经济发展与重点行业市场机遇。

  自2013年“大气十条”发布以来的五年间,我国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部分城市的PM2.5浓度降幅达到甚至超过30%,实现了部分西方国家一二十年才能达到的空气质量改善成果,为整个世界所瞩目。打赢蓝天保卫战,在2035年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已成为中国对世界的承诺。 

  报告指出,随着大气治理的逐步深入,我国的清洁空气市场将迎来巨大的结构性投资机会,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2030年,我国清洁空气部分重点领域或将迎来逾20万亿的市场机遇,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清洁空气技术需求市场。 

  中关村创蓝清洁空气产业联盟主任解洪兴表示:“我国巨大的清洁空气技术市场将吸引全球清洁技术企业的集聚,在中国发展起来的清洁能源与污染防治技术,未来将走出中国,推动全球清洁化发展。” 

  报告以2030年全国所有城市实现空气质量达标为预期,建立了以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为约束的经济发展模型。报告预测,到2030年我国第三产业占比将超过60%,煤炭占总能耗比重低于42%,清洁能源占总能耗比例达22%,新能源汽车年销量或超1500万辆。这些变化会带来巨大的温室气体减排效应,加速实现中国在巴黎协议中的承诺,推动全球低碳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毛显强指出,报告以一系列深入的基础研究工作为依据,对中国清洁空气技术市场进行展望,编制并组成建立了宏观环境-经济-能源(3E)模型开展模拟分析,综合考虑了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对国家环保政策法规的解读,以及国家产业政策和规划的近期和中长期影响等因素。这些基础研究工作,为此次清洁空气市场展望提供了宏观经济以及能源规模、结构、效率背景信息,保证了市场展望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报告剖析了清洁空气相关重点领域的市场发展机遇。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超14万亿,移动源排放控制将产生超过2万亿的市场,环境监测领域市场空间逾1300亿元,室内空气污染防治将带来1.7万亿市场,此外,燃煤污染防治、工业源VOCs污染防治将分别产生逾1万亿和近8000亿的市场空间。 

  “该报告基于详实的调研数据和科学的统计方案,为我们展现了未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市场的巨大空间,以及多个细分领域的容量和前景。”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高健表示,“相信这份报告中的诸多专业信息会对政策制定者、相关产业从业者和投资者,以及环境产业研究者,有很大帮助和借鉴”。 

  “报告不仅对监测数据进行了权威分析,也对监测工作中困扰我们的技术难点,如VOCs监测、网格化监测等,给予了很好的建议和技术方面的指导。”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副站长刘保献在会上表示。 

  巨大的清洁空气市场需要大量优秀技术。“创蓝奖面向全球20个国家征集治霾优秀技术,以助力中国的蓝天保卫战。”中关村创蓝清洁空气产业联盟秘书长凌炫介绍,“今年联盟将举办第四届创蓝奖,本次增设了‘创蓝未来独角兽’评选,邀请初创企业和团队参评,帮助其实现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塑造更加清洁的未来。” 

  编辑:蒙轩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