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车产业正迈入转型阶段,相关调研显示,2018年中国出行市场规模将近5亿人,到2020年有望突破6亿人。作为一家关注未来出行的科技公司,麦格纳持续投资中国,把出行领域的最新科技引入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9月20日,在沈阳举行的2019麦格纳中国媒体日上,麦格纳聚焦自动驾驶、电动化、智慧出行、轻量化四大领域,展示了30多项创新技术。
麦格纳国际亚洲区执行副总裁弗兰克 欧博恩(Frank O'Brien)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中国已经跻身于全球一流的出行及汽车市场,麦格纳未来还将持续投资中国,把出行领域的最新科技引入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合影(左起:麦格纳整车工程和制造中国副总裁 黄振宇;麦格纳国际亚洲区执行副总裁 弗兰克·欧博恩 (Frank O'Brien);麦格纳动力总成亚太区董事总经理兼业务发展及战略合作副总裁 李响;麦格纳座椅系统全球副总裁兼亚太区董事总经理 陈冠民)
自动驾驶技术正改变着人们的出行、工作,甚至娱乐方式,活动现场,麦格纳展示了基于视觉技术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高分辨率汽车雷达ICON RADAR,域控制器和高度集成的自动驾驶开发平台。在弗兰克看来,在今后的五年时间里,可能几乎每辆车都会配备L2的ADAS系统,尤其是小型车辆。但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推广面临两大挑战。首先是消费者是否愿意为更高级别的技术买单。真正创造出有吸引力的消费场景,是每一家汽车企业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另一大挑战则来自于法律法规,例如在自动驾驶过程中发生了交通事故,责任的界定还没有明确的相关规定。
麦格纳自动驾驶产品
汽车行业的电动化发展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多种解决方案。研究机构预测,在未来十年,电动汽车的研发和制造的投入可能会超过3000亿美元。在中国媒体日活动上,麦格纳展示了适用于混合动力和电动车的模块化、可扩展的动力总成解决方案,以及在中国首秀的氢动力燃料电池增程式电动汽车FCREEV。“新技术的发展还处于动态和多变的阶段,我们需要为每一种可能性做好准备。”弗兰克指出,这也是麦格纳之所以在一个平台上展示氢燃料工艺和纯电驱动两种技术集成的原因。
麦格纳燃料电池增程式电动概念车FCREEV
随着城市和道路建设的快速发展,车辆的使用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麦格纳对于未来智慧出行方式的诠释,体现在可重构的座舱解决方案上。基于麦格纳在中国、欧洲和美国所进行的大量线上及线下调研,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入分析,麦格纳展示了最新的智能座舱成果——运货模式和环绕型会议模式等。弗兰克提出,电动化、无人驾驶和共享化等汽车行业的趋势将会给汽车座椅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将来自汽车的共享化。
严苛的排放法规和日益增长的移动出行需求,让轻量化创新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以麦格纳已经实现量产的轻量化复合材料尾门为例,零部件数量大约为262个,包括后置摄像头、嵌入加热丝的玻璃模块,同时也包含多种配色的设计。“我们的轻量化产品,在设计阶段就可以配合主机厂实现减重目标,降低企业生产的复杂性。”据弗兰克透露,其实不论是动力总成,还是其他领域,在轻量化领域还存在较大的利润空间,麦格纳每年或每两年都会在轻量化领域开展较为密集的科技攻关,不断提升技术储备能力。
应用于燃料电池增程式电动车的碳纤维储氢罐
正如麦格纳首席技术官斯瓦艾米 卡特吉利所言,全球移动出行市场正处于变革之中,中国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弗兰克表示,对于主机厂来说,新四化可以提升竞争力,但在市场遇冷、增速放缓的当下,整车企业承担的成本压力也变得越来越大,因此,主机厂加深与供应商,特别是一级供应商的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全球排名第三的汽车供应商,我们致力于为中国市场提供创新的技术战略和独到的解决方案。”弗兰克如是说。
编辑:蔺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