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登录

没有账号?去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去登录
置顶
CCDIS 2018汽车设计论坛:用设计为汽车带来无限可能
中国汽车报网 ·  廖杨婧 ·  2018-04-30

    

  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趋势下,中国汽车设计发生了哪些变化,拥有什么新机会和新挑战,未来需要什么样的汽车?2018北京车展前夕,在CCDIS 2018汽车设计论坛上,中国汽车设计大咖齐聚,展开了一场深度的行业交流,他们思想碰撞的火花或多或少折射出了一些中国汽车设计的现状和未来。

  ◆中国汽车设计向上是情怀  更是使命 

  “如何让中国的设计走向世界舞台,如何使中国汽车能够让全世界的消费者认知、感知,甚至购买,这是我们这代设计师必须肩负的使命。”上汽集团技术中心全球设计总监邵景峰的一席话引发了在场很多设计师的共鸣。中国汽车设计向上是情怀,更是使命。 

  “中国品牌一定要直起腰杆走路,要对自己产生信心,坚定不移地学习,学习海外的思路和趋势,但是最终要转化成我们的设计。”邵景峰慷慨激昂地阐述了他对中国品牌设计高端化的思考。在他看来,中国品牌刚刚跨过了生死线,设计向上必须成为未来一段时间所要走的坚定的步伐。“设计要有销量来支撑,谈没有任何销量支撑的设计都是耍流氓。”邵景峰表示,中国的本土设计师在逐渐扛起中国设计的大旗,这一点在逐步显现出来,最主要的也是销量在支撑。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作为职业设计师要非常冷静地面对。 

  “中国汽车设计经过十几年发展,进步非常快,从前期向国外学习,到现在自主团队建成,包括设计的思考越来越国际化,甚至有一些层次感我认为做得比国外还要好。”北汽集团研究院设计部部长单伟在一开场就对中国汽车设计的现状做了肯定,语气中不无欣慰。 

  广汽研究院副院长兼设计中心主任张帆也表示,在中国汽车市场作为全球最大、最重要的汽车市场日益充满竞争的今天,作为一个心向全球的自主品牌该如何应对、如何面对同行的竞争、如何走出国门面对全球的竞争,是广汽设计部门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大变革时代  汽车设计也在加速变化 

  当前的中国汽车行业无疑是多变的,众多新鲜资本、造车新势力入局汽车圈,市场的形态在不断变化,链条的相关方既有很多机会,也面临很多挑战,汽车设计也是。长安汽车全球设计总监陈政坦言:“中国的汽车行业三年之后真是不可预见会是什么样子,可能性是无限的。我们很紧张,也被鞭策着不断进步。” 

  “汽车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之前没有那么多的变化,而现在我们发现这个变化非常大。在这样的时代中,所有的元素都影响汽车设计。”丰田集团执行总经理Simon Humphries表示,“现在变化的驱动力是来自于中国的。” 

  回顾了中国乘用车造型开发的历程后,单伟表示:“汽车已经由原来单一车型的竞争转变为品牌整体的竞争,中国品牌汽车目前正处在快速过渡中。”原来做一个项目,所有的企业都担心一个项目是不是能成功、一个项目造型好不好、一个项目在市场上的表现怎么样,但现状这种方式在国内已经过去了。单伟认为当前中国的竞争是设计语言的竞争,下一个阶段是设计维度的竞争,中国市场在快速发展,消费者有快速迭代的要求,促使对设计维度的思考要比其他市场要多得多。 “汽车设计已不是简单的传统造型研究,对生活方式的研究也纳入进整个造型范畴内,包含了体验、服务等多维度设计”。他说。 

  拜腾汽车设计副总裁叶秉焕同样感慨,生活在一个变革的世界之中,电动化、数字化的发展对设计语言的影响。“在大变革时代之下能够作为一个参与者,我们需要有敏锐的感觉,同时也要更加快速地行动,要能够更快地抓住潮流的变化和更多的信息,要比之前所意识到的速度更快。在大的公司,以前的设计都是从五年前开始,但是现在我们会发现时间越缩越短。”他说。 

   

  ◆是产品更是体验  未来汽车将从功能性向情感性转移 

  未来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车?这是需要大家去认真思考和探索的。人们所谈论的车辆可能不仅仅是一辆单纯的车辆,而是有关于生活的体验,有关于未来生活的方式,这些都将会被融入到未来设计的愿景之中。 

  张帆以“起于设计•岂止于设计”来概括他们对未来的摸索与思考。他表示,设计现在越来越重要,过去七八年时间里,对于广汽集团尤其是广汽自主品牌的快速发展,设计起的作用非常显著。比如广汽的成功车型GS4,上市三年销售了89.7万辆。在对消费者进行问卷,有超过46%的消费者选择这款车是因为它的设计。对于未来的发展,广汽将从形态美学,精致工艺和感官体验三个层面走设计驱动创新的道路。并且将通过国际化战略让以上三方面的工作有进一步升华。 

  延锋造型设计副总裁Tim Shih提出用驾乘体验驱动整个行业。他表示未来情绪是可以帮助销售的,未来的产品要融入情绪元素。也就是说,汽车不再只是一个产品,而是一种体验,卖的是服务。而如何从一个专注于功能性的设计,转向专注情感的设计是他们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戴姆勒用户体验设计全球协调总监Stefan Beckmann也强调了体验的重要性。 “作为设计师,我们去创造,并且将技术转移到体验中去,我们不仅仅想要功能,不仅想要技术,我们真正想要是情感的体验,而这也是一种奢华的体验。所以对于我们,我们希望能够带来的是数字技术的奢华体验。”  

  陈政同样认为,未来汽车将实现从满足功能到雕刻情感的转移。他表示:“我们对时代的掌控,要必须走在消费者之前,要有创新精神,对新科技、新趋势要更加敏感,不仅仅是对未知领域提出探索以及预见,其实是可以重新定义未来的,也是可以改变生活的。”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颠覆的时代,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从思维的固执中走出一步,设计的过程中不要仅把眼界放在做一个汽车,而要放在解决新的问题,这样才能创造新的未来。” Simon Humphries表示丰田已经在做改变了,“我们不再是一个汽车公司,我们是一个移动出行公司。” 

  然而对于单伟来说,“颠覆”一词是他不愿提及的,在他看来,汽车造型设计不应该是一个非常极端的思想,设计师要立足于自己,敬畏职业,依托传统严谨的设计方法,依托互联网的思维,深入了解中国市场的特点,尊重市场,但是不盲从表面现象,理性思维,实事求是,这样的设计才是中国市场所需要的。 

  编辑:蒙轩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