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登录

没有账号?去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去登录
置顶
全面而周到的豪华,图解WEY VV7科技版
中国汽车报网 ·  文/图:张海天 ·  2020-09-08

  8月下旬,WEY VV7科技版发布上市,售价19.28万元,接替旗舰型成为VV7系列中的。VV7科技版在树立中式豪华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科技内涵进行升级,给消费者带来了一款有里有面的汽车产品。“同级唯一智能科技座舱”成为了VV7科技版的实力标签,此次,记者也有幸体验到了新车的不俗实力,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下VV7科技版的独特魅力。

VV7科技版采用亮色中网,灵感源自欧洲骑士的铠甲,相比黑色中网更有辨识度

五幅花瓣式轮毂搭配米其林primacy SUV旅悦轮胎,尺寸为235/55 R20

矩阵式LED大灯为全系标配,在科技版上更拥有ADB远光灯,并可选装激光大灯

虽然在尾部设计了类似排气管的镀铬装饰,但VV7科技版的排气管是隐藏式的

  VV7科技版的内饰用料、做工、质感是同价位合资产品很难达到的,其采用7大NVH静音技术,并配备ANC主动降噪技术的哈曼高性能引擎降噪控制器,使得整车的静音表现非常出色,配合独家使用多项创新应用的12扬声器Infinity高保真立体音响系统,创造前所未有的至臻听觉享受。

多功能平底方向盘

12.3英寸仪表盘提供三种显示风格

  12.3英寸中控触摸屏幕分为两种显示风格,VV7科技版的亮点在于智能家居,可以将车辆与家居进行双向绑定,进而实现“车控家”和“家控车”两种智能操控方式,为车主提供智能生活解决方案。VV7科技版搭载了科大讯飞智能语音系统,识别率高达95%,能实现听歌、导航、升降车窗、开启天窗、开启空调等控制数十项车辆基础功能,让驾驶者更加专注于驾驶。

档杆区域没有变化,依然保持着规整的设计风格和出色的质感

VV7旗舰型和科技版配备手机无线充电板

无线充电板下方设有暗槽,并配备USB和12V电源接口,储物能力相对有限

车辆启动键采用类似镜面材质,质感出色

内饰中控装饰板采用仿木纹材质,和实木效果非常接近,可见其产品工艺之精良

  第三代智能高清流媒体广角内后视镜的可视化功能出色,后方显示宽度三级可调,没有延迟,上方的摄像头为智控三视行车记录仪的车内摄像头。

  智控三视行车记录仪能对车前、车内及车后实况进行实时查看,支持抓拍及摄像,另外通过手机APP也能对车辆状态进行监控,且在监测到碰撞信号后,DVR自动开启视频录制并实时上传功能,支持后期查看和下载。

  主驾侧配备人脸识别和监测系统,它可以根据不同车主匹配不同个性化设定,同时还可以对驾驶状态进行检测,包括分身、疲劳驾驶等均逃不过它的“法眼”。

360°环视倒车影像,可根据屏幕上的12个摄像头图标选择放大局部图像

 

后排座椅以人体工程学设计与顶级进口NAPPA高级真皮包覆,两侧坐垫较长,中间位置的乘坐舒适性受地台和坐垫较短的影响较大

后排拥有独立出风口和两个USB接口

  后排中央扶手设置了一块屏幕,能对娱乐系统、天窗、后排座椅进行设置,其中包括加热、通风、按摩和腰托设置,这在同价位产品中当属唯一。

  在动力方面, VV7科技版搭载2.0T+7速湿式变速器的黄金动力组合,也是在越来越严苛的排放法规下趋于主流的黄金动力之一。2.0T发动机最大功率167kW,最大扭矩387N·m。驾驶模式分为舒适、节能、运动三种模式。舒适模式下,动力表现兼顾动力输出和整体的平顺性,7速双离合变速器换挡比较积极,动力始终保持在充沛状态,结合双层夹胶玻璃以及自带的主动降噪功能,在舒适驾驶模式下,VV7科技版能给人豪华SUV应有的静谧性和驾驶感受。节能模式下,油门的灵敏度会稍微弱一点,但这恰是记者最喜欢的模式,它不急不躁,更偏向于沉稳、从容的感受,而当深踩油门时它的反应也并不慢,能够准确意会驾驶者的需求,并给出相应的动力。而如果选择运动模式,VV7科技版的那种激进感还是有的,换挡转速提升至2500rpm,并且油门踏板与发动机转速的响应十分紧密,真正做到了一踩即有,随时等待油门踏板的指令。

  作为中国豪华品牌的开创者,WEY始终致力于将更好的产品带给广大消费者,而此次WEY VV7科技版更是领先一步,在同价位产品中将后排乘客的舒适性提升到了全新高度,“同级唯一智能科技座舱”、主动降噪以及燕飞利仕12扬声器的高保真立体音响,为全车乘客提供了全新的用车体验,而智控三视行车记录仪、IACC智能巡航车速限制系统、AI智能面部识别功能等40余项领先科技安全配置进一步为乘客和行人提供更全面的保护,真正诠释了何为"安全是一切豪华前提"。

编辑:蒙轩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