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年的二手电动车:一线品牌打7折,二线打对折,三线打“骨折”
新能源汽车时代已经来临,电动汽车购买者不仅关注新车的价格,他们也关心电动车拿到二手车交易市场上能卖多少钱呢?他告诉记者,进入二手车交易市场的电动车以3~6年车龄的比较多,二手电动车交易价格根据品牌、车况等情况综合评估,大致上一线品牌成交价格为新车的65%~70%,二线品牌为45%~50%,三线品牌约为30%,甚至更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告诉记者,有相当一部分电动汽车购买者,是家里已拥有一辆燃油车,再购买一辆电动汽车作为上下班的代步工具,毕竟电动汽车的使用费用比传统汽车低。
中国汽车报网 · 2021-02-32

湾区智行 || 硅谷起家 扎根深圳,AutoX如何实现“平民化自动驾驶”梦想
飘蓬千里,应有乘风归客。国内广阔的市场与求贤若渴的氛围无不吸引着创业人才归来,一展拳脚。
中国汽车报网 · 2021-01-29
原创
原创

警惕动力电池创新“浮夸风”
刚进入2021年,动力电池就“火了”。其一,动力电池决定了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而续驶里程的长短决定了消费者“里程焦虑”问题存在与否。比如,续驶里程的增加既可以依靠电池电量密度比的提升,也可以借助车辆电池装载量的增加,但能量密度比的提升会对电池安全提出更大挑战,电池装载量的增加则会加大电池成本。正如一位从事动力电池研发多年的电池专家谈及续驶里程时所言:“提高电池能量密度是电池人的宿命,做电池就是要体积越小、质量越好,能量密度越高越好。实践是检验动力电池的惟一标准,相关整车企业和动力电池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还需要多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少一些噱头和浮夸,多一点担当和实干。
中国汽车报网 · 2021-01-29
原创
原创

多项自动驾驶新专利曝光!OPPO也要造车了?
1月26日,国内手机制造商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OPPO)的四件自动驾驶专利曝光,继苹果、华为、中兴等手机厂商纷纷跨界入局智能汽车领域之后,这不禁给人带来新的想象。”中南大学交通运输研究中心研究员时蔚然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管OPPO是否入局造车领域,更多相关新技术的涌现客观上都有助于推动智能汽车的发展。”彭松林则认为,随着智能汽车的发展,汽车上的智能化、网联化、5G通信、以及视频与雷达感知、红外测距等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企业、智能手机企业在技术上比传统汽车企业有更多优势,融合发展并非没有可能,只要资金、条件允许,技术实力具备。
中国汽车报网 · 2021-01-29

大陆起诉诺基亚背后,汽车圈与通信圈在较量
当你以为诺基亚已经是“旧日黄花”时,它却在“闷声发大财”。高昂的通信专利费用令诺基亚、夏普、高通等通信厂商在汽车圈赚得盆满钵满,也令一众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怨气越积越深。据了解,由于诺基亚、夏普等通信厂商手中的专利是行业标准的一部分,车企不太可能绕开这些专利,而这些通信厂商曾对外承诺,将在“公平、合理和非歧视条款”的情况下授予许可。诺基亚向整车厂商收取专利费用,车企可以直接支付给诺基亚,也可以通过诺基亚参与创建的名为Avanci的“专利池”支付。从戴姆勒、大陆集团和诺基亚的诉讼案来看,车企并不占优势,也许各大汽车厂商应尽早与诺基亚、夏普、华为等通信技术厂商达成专利许可合作。
中国汽车报网 · 2021-01-28

新能源汽车一致性问题怎么破
去年底,因被检查出不符合标准规定的产品,北汽、广汽、广汽本田、比亚迪、吉利等25家车企被工信部点名。这些企业的一些新能源车型存在实际参数与备案参数不一致的情况,新能源汽车产品一致性问题凸显。
中国汽车报网 · 2021-01-28
原创
原创

智能电动车迎新贵 苹果百度们志在主导权
华为坚称“不造车”未过多久,国内外3个科技巨头先后“进场”。♦科技公司争抢方向盘代工成主要选项跨界造车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近年来不断有各种“玩家”入场,科技公司尤为活跃,它们有的选择自己进场研究造车的可能性。“苹果入场并不让人意外,这说明苹果这样的巨头也看好智能汽车有超越智能手机的商机。♦尊重产业发展规律变革之下人人有机会刘宗巍指出,汽车产品高度复杂,外来企业必须充分尊重汽车产业的基本规律。
中国汽车报网 · 2021-01-28

湾区智行 || 自动驾驶“场景为王”?轻舟智航何以“轻”“快”
谁又能说,一个企业的拼搏不会成为一个行业的期待呢?
中国汽车报网 · 2021-01-26
原创
原创
上5页上一页21232425下一页下5页

加载更多...
湾区智行更多
视频
快讯更多
友情链接
© 2018 中国汽车报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