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登录

没有账号?去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去登录
置顶
支撑自主车企再次冲刺高端 整零合作将正式走入深水区
中国汽车报网 ·  赵玲玲 ·  2021-01-13

  近日,自上汽正式将“L”电动智能汽车品牌定名为智己汽车后,又传出新消息,其将联手宁德时代共同研发新型动力电池技术。

  短短月余,长安、上汽等自主品牌车企纷纷联手宁德时代,以期打造具有竞争力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不得不承认,宁德时代已成为自主整车企业的关键零部件合作伙伴,风头一时无两。透过表象,事件背后折射出的是自主零部件企业实力和地位迅速提升,进而反哺自主整车的发展逻辑。

   

  ■第三次高端化特征凸显

  汽车市场从增量向存量的转化过程中,产品竞争已逐步扩大至品牌竞争,高端化是自主品牌的必经之路。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自主车企再度吹响品牌高端化的冲锋号,各大汽车集团纷纷宣布相关消息,而且不少品牌独立运营。

  在2020年广州车展上,长安汽车高端产品序列UNI第二款车型UNI-K正式亮相。作为一款定位旗舰车型的中大型SUV,UNI-K预计2021年上半年正式上市。UNI-K是长安汽车品牌向上和战略转型的重要落点之一,其释放出的信息清晰表明,长安品牌的高端化被按下了“加速键”。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长安品牌日”上宣布,正在携手华为和宁德时代,三方联合打造高端智能汽车品牌和高科技的高端产品。

  随后,传闻许久的上汽高端品牌L项目终于亮相,并正式定名为智己汽车,目标是要打造数据驱动的跨界智能电动车型。这一高端品牌目前已获得来自上汽集团、上海浦东新区和阿里巴巴三方的首轮投资,首轮融资超百亿元级别。

  前些年,一些自主车企开始试水品牌高端化打法,随着效果逐渐显现,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启品牌向上之路。如果将10年前观致等品牌的诞生算作自主车企首次品牌高端化的尝试,那么随着吉利领克、长城WEY的落地,自主车企品牌高端化的第二次尝试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再加上造车新势力蔚来汽车的成功探索,也让更多车企看到了新高端品牌的机遇。

  在此基础之上,自主车企第三次品牌高端化冲击势头更加猛烈。首先是自主品牌将火力集中于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领域;其次,采用“打组合拳”,联合第三方力量,构建生态链的方式,以期实现在燃油车时代就想做到的“弯道超车”。

  ■“新四化”成深化合作突破口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句话当前似乎被自主车企奉为圭臬。毕竟,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发展速度之快,让传统车企应接不暇。但这也给了自主车企一个新的发展机会,在新趋势面前,市场竞争者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赛迪顾问汽车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鹿文亮对记者表示,在国内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下,自主车企中高端车型上与外资品牌正面厮杀,才能摆脱固有低端印象,赢得更多市场份额。而这一条品牌向上的路径,则要依靠通信、软件等技术支持,更广泛意义上的零部件企业将与之共同承担重任。

  一段时间内,自主车企的高端品牌产品不断涌现。比如,北汽联合麦格纳打造极狐ARCFOX,它也将成为首个搭载华为三个激光雷达方案的智能电动汽车。智己汽车未来将具备4秒内百米加速、超算中枢智能座舱、L0级永不自燃的安全电池、无线充电等一系列产品亮点,先进的电池等核心技术也需整零联手开发。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与传统汽车产业有着较大的区别,它涉及车内娱乐系统开发、各功能模块控制、车辆导航路径规划等,以后还会与自动驾驶功能进行交互,从而操控车辆。整车企业已无法简单地通过定义某些通讯接口,便将整个模块交给供应商进行开发,而必须深度参与开发过程,以便掌握各种通讯接口的定义,迅速应对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整车企业选择几家实力雄厚的合作伙伴进行联合开发将成为必由之路。

  亿欧汽车总裁杨永平对记者表示,汽车合作圈中,有两家炙手可热的供应商,即华为和宁德时代。整车企业纷纷与两者合作,就是为了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一来,合作方可以实现产业共赢;二来,管理思维、协作方式可以通过认知层面上的共享降低摩擦成本,各自将优势贡献出来,实现最后的共生,即命运共同体。

  中国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不乏华为、百度等科技公司,在动力电池领域也涌现了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等领军企业。这也是为何整车企业频频与华为、宁德时代等零部件企业联手的原因。在更为紧密的合作模式之下,整零关系不是以往的主导与被主导,而是从研发阶段就开始共赢共生。

  ■整零“团结就是力量”

  从某种意义上说,整车企业绑定宁德时代等领军零部件企业可以提升整车品牌效益。随着汽车“新四化”的推进,普通大众对一些自主零部件供应商逐渐有了品牌认同感,它们的助力让整车的高端化有了更坚实的支撑。此前,华为、宁德时代、长安汽车打造高端化品牌的消息一出,长安汽车在资本市场上立马股价上涨就反映了这种认知。

  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兼大中华区副总裁方寅亮表示,目前产业生态的发展带动整零关系变化,产业链中的核心零部件企业正在发挥主导作用。对于整车企业来说,要找准关键环节,以此来构建起新的合作联盟与战略关系,才能够应对未来的产业变革。“新四化”将给国内汽车产业的发展带来新机会,对零部件的类型、数量、技术也提出新要求,将促进国内新型整零关系的构建。

  对于类似合作,业内普遍乐见其成。毕竟,以前三大核心零部件的落后及产品品质细节方面的差距,曾让自主品牌车企的高端化发展梦想几乎被扼杀在摇篮里。此番迎来新的合作伙伴,将有利于扭转消费者对自主汽车不高端的固有印象。

  不过,在外资品牌的攻势下,自主车企面临的挑战仍然严峻。本轮高端化冲锋,整零企业还需要做好哪些准备?杨永平认为,整车企业的转型不仅要在口头上,行动也要跟得上,首先就是供应体系的调整,此外还要在成本控制、效率提升等方面下功夫。自主车企想要实现高端化突破,就必须要在关键的拐点上抓住机会,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以新的理念和方式参与竞争。

  新能源汽车行业独立研究员曹广平强调,零部件企业不能满足于暂时取得领先优势,在补贴退坡的背景下,应该坚持夯实基础研究,始终引领创新技术节奏,才是发展的正路。“零部件企业在提高自身产品技术实力的同时,还需要系统化地解决降本增效等问题——降低销售、运输、管理及运营成本,同时提高产品技术和质量管控水平。”他说。

  编辑:庞国霞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