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登录

没有账号?去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去登录
置顶
《中国汽车报》社社长辛宁:不确定时代下,关于汽车品牌营销的几点思考
中国汽车报网 ·  赵琼 ·  2021-01-04

  “这一年,中国汽车产业与全球汽车产业,一边抗击疫情一边创新发展,努力恢复生产,树立市场信心,提振中国乃至全球经济。”12月17日,由《中国汽车报》社举办的2020年度(第十三届)消费车型盛典暨“十四五”时期汽车营销变革趋势主题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兼《中国汽车报》社社长辛宁表示,中国车市之所以能在经历了年初由疫情造成的产销暴跌后,实现“风景这边独好”的新局面,是中国能力、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的体现,同时也得益于每位汽车人为汽车市场的发展付出了艰苦和辛勤的努力。

  2020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既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辛宁提到,从宏观层面来看,当下正面临两个历史机遇期:一是在世界格局改变、新技术推动下,国内外形势不确定性增加,我国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二是“十四五”真正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期,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央更是提出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在过去几年,我国汽车市场进入调整期,销量一直在下滑。在今年疫情如此严峻的情况下,我国汽车产销成绩有望接近去年水平,并且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良好,一些新涌现出来的汽车品牌生存能力极强,逐渐得到用户的认可。因此,辛宁强调:“综合判断,中国汽车市场‘十四五’期间肯定会实现增长。”不过,他也提到,从大的格局来看,市场虽向好,但竞争会加剧,优胜劣汰还将继续。今年已经有一些企业退出市场,明年可能还会有一些企业撑不住。

  辛宁认为,当下需要思考的是,未来中国的汽车市场到底是什么形态?“十四五”期间,社会结构和产业结构将会发生重大变化,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汽车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才真正开始。从汽车市场的消费主体来看,互联网一代已进入市场并正在成为主力。辛宁认为,汽车企业为顺应这一变化,应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变。“现在大家都在讲以用户为中心,但传统企业做得并不好。”他提到,造车新势力一开始就具备了传统企业所不具备的基因,这使其很快就获得了市场的接受,由此可见,未来淘汰企业的不是技术,而是用户。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大规模应用,各种虚拟技术也将进入人们的生活,软件和硬件将共同推动汽车性能的提升和功能的延伸,汽车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和用户链将发生重大变化。对此,辛宁分享了“十四五”期间需要调整的九个关系,分别是生产关系的重构、环境关系的平衡、产业关系的融合、价值关系的协同、人文关系的传承、数据关系的共享、法规关系的衔接、用户关系的连接以及商业关系的创新。

  针对当下出台的“十四五”规划,以及国务院下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各大汽车企业非常重视,并已提前布局。辛宁提到,从汽车营销和品牌营销的角度来看,早在今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这些政策互相衔接,需要企业密切关注并进行研究。

  过去讲营销理论,基本都讲的4P理论。营销要素包括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这个理论以物为定义,影响了营销界100多年。但在辛宁看来,进入万物互联、移动互联时代后,汽车营销和品牌营销的要素就不能以物和产品为定义了。

  首先,在以用户为中心的时代,场景、IP、社群或线上线下的体验、传播这四个新的要素决定了未来企业的营销方式。其次,企业营销的目的,更重要的在于企业的品牌。过去,企业品牌的所属权为企业,要让用户认可品牌的价值,而在未来,用户要在企业品牌背后实现自我价值。从“以产品为中心”过渡到“以用户为中心”的时代,品牌的顶层逻辑也发生了改变。再者,未来渠道在品牌营销中很重要,当下汽车市场中的中产、小镇青年、互联网一代等不同的用户群体,所偏好的传播渠道是不一样的。

  因此,对于未来企业如何在营销模式的基础上打造品牌,辛宁强调了五个方向:一是把原来的“价格”上升为“价值”;二是把品牌价值由物质层面转化为精神层面;三是把企业的价值提升为行业价值或者社会价值;四是把品牌价值由满足用户需求上升为满足用户欲望;五是把用户对企业的信任有效转化为社会的信用。据悉,我国目前大约有4亿中产人群,对生活、产品、消费品质有一定的要求,他们会关注一些强调品质的平台;三到六线的城市及乡镇年轻群体,主要关注的是抖音、快手、拼多多、趣头条等平台;而“90后”到“00后”这群互联网一代人则正在成长为消费主力。

  2002年,《中国汽车报》所属《汽车族》开启了媒体评选年度车型的先河,被汽车行业誉为车坛“奥斯卡”奖;2004年,在我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之际,《中国汽车报》创办了百强县市汽车巡展,对汽车渠道和品牌下沉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2008年,《中国汽车报》从用户角度切入,开启消费车型评选,被称为车坛“百花奖”。回顾过去走过的历程,辛宁强调,无论对于企业还是对于《中国汽车报》来说,积极转型,和行业与用户连接,是共同的目标和任务。

  “用户需要借助品牌来实现自我表达,因此企业和品牌共同努力,让用户建立更自信、更完善、更个性化的形象。未来,各家企业需要共同研究和探讨,找到一条合适的商业模式。”辛宁表示,“原来车企的品牌和营销大同小异,未来将会是各具特色的,不同区域、不同细分市场的表现方式都不一样。这就是在不确定时代,汽车品牌和汽车营销可能的发展方向。”

编辑:郭晨

热门推荐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