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登录

没有账号?去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去登录
置顶
精品课第8讲 || 何庆:高精地图产业化面临的政策困境与新模式探索
中国汽车报网 ·  施芸芸 ·  2020-08-10

点击查看原文:精品课第8讲 || 何庆:高精地图产业化面临的政策困境与新模式探索 

  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智能网联汽车已经走过了技术验证阶段,如今的工作重点主要放在模式落地上。作为解决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问题的关键,高精地图一直都受到了较为严格的政策和法规管理,也成为了行业呼吁要求逐步放开限制的一大重要领域,大有《测绘法》和《地图管理条例》不修改,智能网联汽车就无法继续前行之势。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8月5日,在《中国汽车报》与广州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运营中心联合推出的“2020智能网联汽车精品课”第8讲中,高深智图副总经理、DeepMap中国区创办人、CSAE自动驾驶地图与定位专家组成员何庆,在讲述和分析高精地图产业化面临的政策困境后指出,基于战略等各方面的考量,国家不太可能会放开地图测绘管制。“对于智能网联汽车行业来说,与其寄希望于修订测绘法,还不如通过合规的框架体系来进行数据采集与研发工作。”何庆认为,率先落地属地化高精度地图管理与服务模式,顺应时代需求,更利于打造完整的产业体系。

  ♦地图测绘管制不太可能放开

  从车、路、云三端分别来看,无论是车企需要进行ADAS应用,提供AR车载导航服务,还是路端的运营商想要提供多源信息汇聚增值服务、公开道路优化运行,亦或者是政府在进行交通态势仿真、统一安全管控等工作,不同场景下虽然要求不同,但共同点都是需要高精度地图作为支撑。“毫不夸张地说,高精度地图的服务赋能闭环,是支撑产业链各环节从传统交通到新型智慧交通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但何庆强调,这里所提到的高精地图实际上是一个面向汽车行业的概念,测绘行业所要求的精度,早已超过自动驾驶的需求。对于汽车行业来说,高精地图服务的技术创新只需确保一定程度的精度,在此前提下,着力实现低成本、定制化以及保证新鲜度。

  一直以来,我国对测绘行为都采取严格的管理模式,如限制企业采集、编辑加工和生产高精度地图,限制车辆在使用高精度地图时进行感知与定位,禁止在地图中表达敏感信息(如道路坡度、曲率等),地图公开发布前必须进行偏转加密等。行业普遍认为,上述规定对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有所影响。何庆坦言,《测绘法》、《地图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64号)也好,《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若干规定》和《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补充规定(试行) 》也罢,由于事关国家安全,地图方面管制不太可能放松。

  ♦“测绘成果”值得关注

  “测绘成果就不一样了。”何庆提出,按照《测绘成果管理条例》规定,测绘成果分为基础测绘成果和非基础测绘成果,《测绘管理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针对的是基础测绘成果,而像自动驾驶的车辆利用携带的激光雷达和摄像机,在道路上行进所采集到的数据,属于非基础测绘成果,这一领域的管理权归属于数据属地的测绘主管机关。

  相关法律规定,具备测绘资质的企业,可以按照规范持有测绘成果。尤其是测绘资质门类很多,国内车企不用非盯着导航电子地图资质,只要具备了测绘资质中的地面移动测量资质,也可以通过合规的框架体系进行数据采集与研发工作。当然,何庆指出,因为测绘领域的外资禁止,这一方式对于外资车企来说并不可行,但也提供了一个与图商合作之外的新方向,那就是找到具备地面移动测量资质的企业开展合作,服从属地测绘主管机关的相关管理,以达到合规的目的。由此产生了一个问题,测绘成果可以提供给外资企业吗?这需要按照流程进行申请,最终由数据范围属地的主管机关决定,是部分提供还是拒绝提供。

  何庆强调,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要在量产车辆上搭载地图,还是需要有资质的图商去申请审图号,成为导航电子地图,然后才能上车销售并提供服务。

  ♦属地下发与测绘众包

  基于此,何庆提出,对于整个行业而言,更重要的是怎样在合规使用测绘成果的基础上,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而不用再关注《测绘法》等的修改。具体而言,何庆的解决方案是“高精地图的属地下发与测绘众包”:首先,需要建立一个专网,用来进行车辆感知数据的上传;其次,对于上传的数据,属地管理部门按照时间和空间进行集中脱敏处理,删掉少部分涉及到保密问题的数据;最后,将高精度地图以测绘成果的形式,提供给车厂或一级供应商,当然,前提是对方具备测绘资质。“当前自动驾驶示范区的所在的测绘主管机关应探索新的管控模式,承担起自动驾驶传感器数据审核的责任,在政策方面给予支持(明确的解释和公开的流程),调动产业的积极性。”何庆指出,这样做不仅可以推进自动驾驶产业的落地,而且还将有利于推进新时代测绘的发展,促进智慧城市建设。

  为什么高精度地图可以实现这样的管理方式?何庆解释道,主要是因为自动驾驶技术所需要的地图元素较为简单,不外乎限速牌、行车道、路面和线等,尽管对于地面上每一段车道线的位置都要求很精确,但是车道线本身不具备安全含义,而地图管理中所看重的不少保密设施根本不需要标记出来,这就为自动驾驶用高精度地图的密级降低与管理模式创新提供了可能。

  对于车企、测绘主管机构、路侧单元运营方以及图商来说,这一模式都拥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何庆以车企为例,一旦实现了高精度地图的属地下方与测绘众包,地图就不再是数据及服务的采购项,能否合法拥有具备实用价值的众包数据,也不会再被具体特定的平台绑定,从而实现自动驾驶技术更快、更好地发展。何庆相信,如果能够落地上述管理模式,通过链接到一个比地图更庞大的新兴领域——测绘,这将给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加广阔的前景和未来。

点击查看原文:精品课第8讲 || 何庆:高精地图产业化面临的政策困境与新模式探索 

编辑:蔺天子

热门推荐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