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产业,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一直处于风口浪尖,国有汽车企业之间哪怕简单的接触都会引起业内广泛的讨论。在中国汽车市场这样一个汇集了全球优秀汽车品牌的、竞争充分且激烈的地方,挂有国有名号的企业也更容易被人提出质疑。而在这场以“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为主题的记者会中,我们能清晰看到国有汽车企业改革发展的方向和思路。
3月10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邀请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副秘书长兼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就“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相关问题答中外记者提问。
肖亚庆说:“这是五年来最好的一年。”
据介绍,2017年,全国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0万亿元,利润总额达到了2.9万亿元,比上一年分别增长了14.7%和23.5%。其中,中央企业的营业收入是26.4万亿元,实现利润1.4万亿元,分别比上一年增长了13.3%和15.2%。这都是五年来最好的一年。
在科技创新方面,中央企业和国有企业落实新发展理念,取得了大量的创新成果。去年的国家科技奖励,中央企业获奖83项,占全国奖项的35.2%。
中央企业2017年取得的成绩,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一个缩影:
一是围绕主业、发展实业,实业是中央企业也是国有企业的安身立命之本,突出主业、突出实业是2017年的发展特点;
二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央企业带头完成去产能任务,压缩管理层级、提质增效,处置“僵尸企业”和“特困企业”;
三是中央企业向内压缩成本,运行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肖亚庆强调:“这五年,重组效应进一步显现。特别是去年,中央企业加大了重组力度,先后完成19组36家企业的重组,从物理组合到化学反应,出现了很好的效果。”
肖亚庆表示,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根本目的是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加快形成一批在国际资源配置中能够占据主导地位的领军企业,要培育一批引领全球行业技术发展的领军企业,培育一批在全球产业发展中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领军企业。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来看,尽管中央企业规模都已经不小,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很大的差距。改革任务任重道远,还需攻坚克难、爬坡过坎。
(以下根据肖亚庆、彭华岗发言整理)
“‘十项改革试点’向各层级进一步拓展”
拓展深化各项改革举措,国家落实开展“十项改革试点”。目前在18家中央企业集团、39户子企业做试点,近两年来已取得很多成效。
新一年,我们将在这个基础上把“十项改革试点”在集团层面做的,要向各个下级进一步拓展;在二级、三级企业做的,要进一步提升到集团层面来扩大。
“十项改革试点”总体还是单项试点。根据中央“1+N”系列文件的总要求,各个单项的试点应逐步综合起来,更多的向综合试点来推进,使得这些试点能够在一个经济实体内起到整体的综合效果。
今年计划推出“双百行动”,在更大范围的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推进,使这些改革举措更快见到实效,也尽快培育出一批改革先锋,凝练出一些改革成果,改革的重点现在也在由全国层面进一步向基层延伸。
“从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进一步转变”
在监管方面,要从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进一步转变,使得国资委监管职能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推进、进一步做实,使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系统性进一步增强,放活、管好、优化、放大国有资本。
一是放活国有资本,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科学界定国有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边界,调整国资监管机构权责事项,落实企业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
二是管好国有资本,创新监管方式和手段,改变行政化的管理方式,改进考核体系和办法,促进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同时牢牢守住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这条红线;
三是优化国有资本,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按照国家战略的要求,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以及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战略性、前瞻性产业集中,向优势企业集中;
四是放大国有资本,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国有资本的运作效率和水平,促进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公司制改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性突破”
去年,中央企业不但是集团层面,子企业层面也基本完成公司制改制,这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历史性突破。这对企业发展和管理带来的影响变化,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责任更加明确。中央企业经过公司制改制以后,责任和权利更加明确,有助于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的市场主体;
二是改革的空间进一步打开。公司制改制是各项改革的基础性改革,进一步推进股份制、多元化、混合所有制、改制上市等这些改革,第一步就是要把公司制改革做好,为后续的改革打下基础;
三是公司治理要求进一步提高,改制不仅仅是换个名,更重要的是要真正建立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打造充满活力的现代企业。
“推进集团层面的股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
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在集团层面实现股权多元化,也可以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
中央企业集团层面公司制改革只是第一步,下面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推进集团的股权多元化,进一步深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进一步通过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使得治理结构能够更加符合有效制衡的要求,使得经济实体能够具有灵活高效的运营机制。
同时,在改革中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这是我们最大的体制和政治优势。
“要推动中央企业战略重组”
这个战略重组有两大方面的内容:
一是集团层面的战略重组,使战略布局更加优化;
二是专业化层面战略重组,要进一步加大这方面的尝试。
现在,中央企业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个企业集团有众多专业领域的问题,众多的企业又在做同一个专业,这样效率效力不能充分发挥,所以要在这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使重组更加有效。
同时,要更加关注已经重组的企业,使已经重组的企业能够在物理反应的基础上产生更多的化学反应,使1+1>2的效应更加能够显现出来。
“加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去年,全国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和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取得积极成效。
今年,我们要和地方国资委一起共同推动这项工作进一步做深,基本完成“三供一业”的分离移交、独立工矿区办社会职能剥离和企业办教育医疗机构分类改革这三项工作。
在以上改革的基础上,今年还要大力推动企业的信息公开,在建设阳光央企、阳光国企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接受全社会和媒体的监督。
“坚决防止和避免企业盲目扩张、盲目做大”
更加注重国有企业内涵式发展,坚决防止和避免企业盲目扩张、盲目做大。要做强实业,推动制造业快速转型升级。
比如在高端装备制造业方面,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向未来发展的需求看齐,向世界高端看齐,不断提升装备制造的水平和能力。要使资源更多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增长点,满足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同时要求企业加大处置低效无效资产的力度,处置“僵尸企业”,降杠杆,降低资产负债率,进一步持续推进“瘦身健体”提高运行效率,始终把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作为发展目标。在原有基础上今年要进一步减少法人户数,使中央企业的管理层级大多数压缩到五级之内,提高管理效率。
“向世界优秀企业学习,期待与世界一流企业合作。”
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要向世界优秀企业学习,也期待与世界一流企业合作,不仅要通过混合所有制和各种方式与国内各类优秀的民营企业合作,也欢迎国际上先进的企业、有意愿的企业和中央企业共同携手,促进我们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企业迈向高水平行列。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最重要的是使参与混合所有制的各方都能够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搞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想发挥各投资主体的各自优势,形成利益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更好放大各自的资本功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希望愿意参与的各类企业,包括国外的企业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
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应当在国际化进程中,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前迈出更坚实的步伐,在原有的投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和教训,然后在新的国际化的进程中做出一些新的、更多的贡献。
编辑:薛亚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