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登录

没有账号?去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去登录
置顶
论道西北 宇通客车助推客旅行业高品质发展
中国汽车报网 ·  赵玲玲 ·  2021-05-08

  疫情常态化之下的旅游业如何加快发展?这是国内旅游行业上下游积极面对的课题。

  4月27日,宇通客车与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联合举办的“以美好 启未来”客旅行业高品质发展论坛在兰州举办,共同探讨旅游客运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拨开客旅行业的疫情“阴霾”

  去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对我国客旅行业产生不小的影响。2020年度,无论是国内旅游人数、国内旅游收入还是人均每次出游花费都有所下降。因此,作为疫情常态化之下举办的旅游客运论坛意义重大。论坛汇集上下游智慧,分享先进旅游发展理念,促进互动交流、合作发展。

  进入2021年,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的持续向好,旅游客运市场复苏的脚步不断加快。特别是清明、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出游人次、旅游收入均实现同比倍增。而之后即将到来的“端午”小长假,让旅游客运行业更加充满期待。

  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国内营销副总监刘权立指出,今年第一季度,我国经济发展稳中有进、进中育新,延续了稳中向好的态势,转型升级深入推进、质量效益持续提升,实现了“十四五”的良好开端。公路客运行业则与国家经济复苏同频共振,从最初的迷茫、失望,到现在充满了希望。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熊燕舞表示,市场下沉叠加消费升级,新时期的旅游业迎来新的变化,散客、定制、自驾游成为主流;夜间旅游、乡村旅游、自驾游、周边游、康养旅游、家庭休闲游市场升温,中近程旅游市场触底反弹;避暑旅游、冰雪旅游、夜间旅游、亲子旅游、美食旅游、研学旅游、自驾旅游等新型消费需求潜力释放。

  “在大众旅游新阶段、小康旅游新时代,2021年旅游经济将从复工复业走向消费、投资复苏,大众旅游新需求、智慧旅游新业态推进产业迭代和服务升级。”熊燕舞说。

  张掖市丹霞汽车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建峰表示,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将是中国开启旅游时代发展之年,中国旅游向上、向前发展的势头将更加迅猛。对于传统公路客运、旅游客运企业而言,能否抓住机遇、把握机遇、利用机遇,考验着其领导者的智慧与远见。基于《国家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旅游文化产业将迎来蓬勃发展的势头,疫情后国内旅游客运市场必将兴旺发达。

  ♦上下游共同助力行业高品质发展

  新时期,旅游客运也呈现出高品质、多元化、个性化的特征,行业迈入全新的发展轨道,产业链正主动拥抱变革,积极谋求转型升级。

  国内旅游形式明显向好,有前瞻性的旅游企业都已经开始提前布局。兰州城乡公交运营管理公司总经理杨华武介绍,为方便偏远农村群众出行,减少公交运营成本,城乡公交公司针对出行需求较小或相对分散偏远的农村地区,积极探索区域经营的预约式“微公交”,极大地方便了偏远村庄村民的出行。

  张掖市丹霞汽车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建峰表示,近年来,顺应国内消费需求升级、旅游市场升温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趋势,张掖市依托境内多姿多彩的旅游文化资源优势,进一步明确旅游发展定位和发展重点,旅游业发展步伐加快。旅游业的产业优势日益显现,对关联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成为拉动消费、扩大内需最活跃的因素和最有力的支撑。

  旅游客运迎来春天,在如此背景下,宇通紧跟发展形势,积极顺应旅游消费趋势和旅游客运企业转型需求,推出了引领“轻奢游”新风向的国六客旅新产品——ZK6128HQ(2021款)。宇通客车公路产品管理部部长陈红权介绍,该产品内外兼修、智行致远,实现了颜值、安全、节能、体验、驾驭、维保的全面升级,可满足新时代高品质出行需求。在活动现场,宇通还展出了CL6、T7、ZK6907H、ZK6128HQ等系列新品。

  此外,为确保广大客户无忧运营,宇通还正式启动“甘青宁蒙客旅行业高品质售后服务行动”。宇通客车甘青宁蒙售后服务管理经理余保亚介绍,宇通将为客户开展全年增值服务、一路通行配件包、车辆安全管理、一路随行护航险等,确保客户用车放心、省心。

  朱建峰对记者表示,得益于宇通客车的高品质。今年3月,公司又从宇通采购了60辆2+1大商务座椅车辆,4月1日以后已全部投入市场,目前反响非常好。鉴此,公司又追加了20辆2+1大型商务车辆,预计在6月初将投入市场。

  对于发动机企业来说,也需要提升产品竞争力,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升级。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客车动力销售部总经理孙柏林表示,玉柴与宇通在公路客车、校车、新能源公交车等各个领域展开了合作并批量投放市场,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未来,宇通将携手上下游合作伙伴,一起以安全节能、舒适智能的产品,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助力旅游客运行业转型升级。

  编辑:赵方婷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