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登录

没有账号?去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去登录
置顶
牢记嘱托 追赶超越 陕汽交出精彩“答卷”
中国汽车报网 ·  武新苗 ·  2021-04-23

  去年4月,随着疫情的逐渐消散,全国各地陆续迈出了复工复产的步伐,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汽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其在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如今,时隔一年,4月22日,由陕西省国资委主办的以“牢记嘱托 追赶超越”为主题的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在陕汽西安商用车产业园召开。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参观路线,陕西省国资委、省属企业、驻陕央企、金融机构、民营企业等重走总书记考察之路,先后体验了陕汽“天行健车联网中心”、参观“创新成果展”、乘坐“智能驾驶公交车”并参观展车。

  ♦牢记嘱托 交出“陕汽答卷”

  去年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陕汽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国有企业要发挥主力军、生力军作用”“把国有企业做实做强做优”的目标定位,以及“在新时代也要有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创立发展新的模式、新的业态、新的技术、新的产品”的更高要求,为陕西和陕汽的发展把脉定向。

  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重要指引下,一年来,陕汽勇担国企使命,不断追赶超越,发挥国有企业主力军、生力军作用,交出了一份精彩的“陕汽答卷”,在实现了自身增长的同时,也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去年,陕汽产销量、经营业绩均创历史新高,2020年全年,汽车生产24.4万辆,销售23.5万辆,同比增长超过26%,实现工业总产值1039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营业收入930亿元,同比增长25.6%。而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一季度,陕汽也是表现亮眼,各项指标持续保持增长,生产7.3万辆,销量6.9万辆,产销同比均实现翻番增长,又一次刷新了历史纪录。

  同时,在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陕汽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一年来,充分发挥整车企业的龙头引领作用,拉动当地经济发展,其中,仅陕汽商用车、陕重汽、汉德车桥三家子公司累计省内采购272.2亿元,涉及省内多达300余家供应商,为全省“六稳”“六保”作出重要贡献。此外,还通过自主投资和自主引进,加速在陕布局产业链。2020年,自主投资项目31个,总投资10.4亿,2021年计划投资项目70个,总投资77.93亿。引入万向蓝通传动轴等国内外领先的零部件和专用车企业来陕布局,自主引进项目29个,投资总额近120亿元。

  “总书记的到来,是企业53年发展史上的高光时刻,全体陕汽人非常振奋、倍感温暖、备受鼓舞。这一年,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牢记嘱托、奋力拼搏。”陕汽控股党委书记、董事长袁宏明在会上表示。

  ♦追赶超越 推进“四新”指示落地

  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指引下,陕汽深入践行“新模式 新业态 新技术 新产品”的要求,勇担国企使命,发挥主力军、生力军作用,构建企业发展的新格局。

  推动企业重组改制,构建新模式,释放牵引力。为做强做优国有资本,陕汽大力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集团整体纳入“双百”企业,陕汽商用车“双百”改革顺利推进,德银股份将在港股上市,高质量发展再提速。

  加快布局后市场,构建新业态,激发创造力。陕汽加快以德银股份为主体的后市场布局,统筹发展全产业链资源,为客户提供一揽子综合解决方案,天行健车联网平台在网车辆突破88万辆,通过深挖大数据价值,驱动企业研发、销售、质量、财务等领域管理升级成效凸显,新业态的创造力持续激发。

  突破技术壁垒,构建新技术高地,彰显驱动力。以正向研发为基础,陕汽制定了以研发创新、产业基金、孵化服务为职能的“西部新能源智能商用车创新中心”建设方案,搭建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协同创新平台,助推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深度融合,打造创新型合作发展新平台。同时,燃料电池、智能网联等技术研究成效凸显,自动驾驶智能公交即将亮相“十四运”,重卡换电技术实车完成验证,大功率燃料电池动力总成控制技术、高压供氢系统及氢安全技术实现突破,新技术的驱动力有效彰显。

  创新驱动发展,推出新产品,提升竞争力。2020年11月,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重卡德龙X6000全球上市,陕汽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加大创新力度,这款产品节油、舒适、安全和智能等关键指标行业第一,标志着陕汽在重卡高端市场迈出了重要一步。

  重走考察路,再起新征程。面向未来,袁宏明表示:“陕汽把总书记的要求纳入企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战略’,2021年,我们确定了产销各类汽车25万辆的目标”,下一步,陕汽将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凝聚全体干部员工的奋进合力,加快推进“四新”指示落地,再度创造高质量发展新辉煌,献礼建党100周年。”

  编辑:赵方婷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