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31日,由中国流通协会主办的“2021中国商用车金融大会(第四届)”在南京召开,旨在进一步建设和谐有序的商用车金融产业,深化各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协同合作的理念,拓展商用车行业各环节金融业务创新空间,从而为商用车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加优质高效、规范有序的金融服务。
“2021年作为‘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起步之年,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光辉时刻!”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肖政三代表主办单位在致辞中表示,全国商用车金融行业要深刻领悟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金融业态的指示精神,要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让优秀的金融业态将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据了解,本届大会紧紧围绕商用车金融市场的体系化、链条化、服务化、低风险化、数据化等课题研究,以推进全国商用车金融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标,并吸引了全国多个行业协会、研究机构以及整车、银行、金控、汽车金融、金融租赁、融资租赁、经营性租赁、网络货运平台、经销商、金融科技、高校以及行业资深专家学者。
其中,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以“供应链金融的变革与思考”为题,详细阐述了供应链金融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机遇。
一汽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楚云以“商用车金融业态的几大痛点与突破思路”为题,系统分析了当前商用车金融业态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终端融资规模超5500亿元 二手商用车金融极具潜力
近几年来,在我国商用车产业链条中,金融服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金融渗透率越来越高。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商用车专业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商用车金融的融资规模已突破55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幅度超过33%。
从具体的车型来看,中重型载货车的金融渗透率增长快速,有超过80%的中重型载货车用户在购车过程中使用了金融产品,金融渗透率基本达到了顶峰;由于轻微型载货车的价格相对便宜,用户使用金融产品的习惯还在逐渐培养过程中,因此,此类载货车的金融渗透率在40%左右,为商用车金融企业的发展留下了较大的空间;而在客车领域,旅游、公交领域车型的金融渗透率已突破65%,还有一定量的增长空间,整体规模在1000亿元人民币左右。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商用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钟渭平介绍,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范围内对民生物资、日用消费品、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快速增长,给国内商用车市场带来了较为特殊的增量。其中,金融机构为商用车行业提供了较为宽松的资金支持,降低了终端用户采购车辆的门槛,提升了用户购车积极性。此外,金融机构为二手商用车的融资量也在快速增长,突破了110亿元人民币,而商用车服务市场的供应链融资需求量也在不断提升,融资市场潜力规模超过10万亿。
“相比发达国家,我国商用车金融产品基本上聚焦于新车市场,二手商用车领域的金融产品以及商用车服务领域的金融产品寥寥无几,相关金融产品非常紧缺,是我国商用车金融行业未来最具有增长潜力的业务领域。”钟渭平说道。
♦推进金融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商用车行业金融秩序
作为生产资料,商用车是承担国家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装备,整个商用车行业更是覆盖了国民经济的所有类别,涉及职业司机等就业人数超过4000多万,年度产业链产值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是国家主导推动的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金融则是驱动我国商用车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目前,商用车金融行业的巨大蛋糕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有传统银行和汽车金融、融资租赁等企业,也有包括互联网金融、小贷、物流、快递企业等新兴企业的进入,更有大量不合规的民间金融的介入,如何建立起符合我国商用车行业发展需要的金融秩序已是迫在眉睫的课题。”在钟渭平看来,乘用车金融市场已完成了从“蓝海”市场向“红海”市场的快速迭代,“倒闭潮”、“资金荒”、“大裁员”等非常刺眼的字眼频繁呈现于列位眼前。因此,我国商用车金融市场想要朝着稳健、规范的方向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建立起相应的规范。
此外,为了推进全国商用车金融人才队伍的建设,提升人才职业荣誉,在本次大会期间,举办了“2021全国商用车金融知识大赛”,内容涵盖了商用车基础、融资租赁、保理、融资担保、汽车消费贷款、机动车保险等跨门类知识,来自一汽财务、福田金融、一汽租赁、诚实集团、腾攀汽车、禾信租赁、中集租赁、大昌行集团、狮桥集团共九只代表队参加了大赛。
编辑:赵方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