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加好友,吉唐喜牵手。”进入2021年,吉利商用车近日正式收购唐骏欧铃公司成为国内商用车企业今年第一例收购案。1月21日,记者在企查查上查询到,吉利商用车已经100%控股唐骏欧铃,吉利商用车集团总裁范现军成为唐骏欧铃的法定代表人。
“吉利商用车正式收购唐骏欧铃,补齐了其轻型商用车方面的不足,也获得了一个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商用车品牌,这是继去年收购汉马科技(原华菱星马)后,今年‘买买买’的第一个大动作。”中南大学交通运输研究中心研究员时蔚然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从“绯闻”到“实锤”
吉利的此次收购,近日获得了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局的批准。
其实,吉利商用车与唐骏欧铃此前就“绯闻”不断。2020年11月,唐骏欧铃的主管方山东淄博市国资机构在山东产权交易中心挂牌转让唐骏欧铃100%国有股权,转让底价为4.4亿元。挂牌方的受让条件中提出,意向受让方或其实际控制人所控制的企业集团须为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2020年度世界500强中的国内汽车企业,并拥有汽车行业重组或股权收购经验;注册资本不低于9亿元,最近两年连续盈利等。
对照上述标准,条件相符的国内车企屈指可数,再加上前期互动频繁,目标如此明确的“做媒”,几乎令人很容易猜想到接盘方就是实力雄厚、具备全球“买买买”经验的吉利。
2020年1月,吉利商用车就与唐骏欧铃主管方签署了年产15万辆新能源中高端皮卡、高端越野车、城市轻卡等商用车项目的合作协议。签约半年多后,第一辆吉利新能源高端商用车就成功下线。当年8月28日,吉利商用车在唐骏欧铃所在地举办了吉利商用车首款皮卡下线暨客车新产品发布仪式,引发业界关注。2020年9月,吉利商用车与唐骏欧铃的中高层管理干部还举行了文化融合会议。2020年12月31日,山东产权交易中心发布公告称,唐骏欧铃与受让方已经按照挂牌成交价,完成了股权交易合同的签署。
♦是什么吸引了吉利?
从签订生产项目合同,到完成全面收购,时间不足一年,动作之迅速,过程之顺利,并不多见。这令人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吸引了吉利?
眼下,吉利商用车是世界500强吉利控股集团旗下一级子公司,基于吉利集团在技术、市场等各方面的领先优势,吉利商用车将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作为发展方向,目前已在全球布局七大生产基地及五大产品系列,同时努力打造“智慧绿色运力科技综合服务商”。
“唐骏欧铃吸引吉利商用车的,应该是较为成熟的研发制造能力,而中高端轻卡也是吉利商用车的薄弱环节之一。”华泰证券分析师彭松林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表示。
唐骏欧铃前身为山东淄博汽车制造厂,始建于1956年,是国内较早生产轻型商用车的企业之一。其生产的赛菱微卡、V系轻卡、T系轻卡、K系轻卡、工程自卸车、电动物流车、专用车居国内先进水平,既有研发制造能力,也有遍布全国的营销网络。
收购完成后,吉利商用车将唐骏欧铃作为吉利的皮卡、客车等轻型商用车制造基地。并将于此形成以新能源轻型商用车整车制造为核心,关键零部件设计研发、汽车供应链金融等全产业链配套的产业集群。“这不仅有益于推进唐骏欧铃产品向绿色环保、中高端全面转型,也对推动山东高端装备制造业、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时蔚然认为。
♦发力新能源布局中高端
“新的一年,吉利商用车增添了新的合作伙伴,必然会在传统动力、新能源、中高端轻型商用车领域全面发力。”彭松林表示。
不难发现,成立于2016年的吉利商用车,传承了吉利集团“两条腿”走路的基因,一方面,着力自主研发;另一方面,靠“买买买”快速扩容。近年来,已经先后推出了“远程”品牌的新能源轻卡、增程式轻卡、新能源客车等产品。而去年7月,吉利商用车出资4.35亿元,受让汉马科技15.24%股权并成为其控股股东,补齐了重卡方面的短板。而汉马科技在燃油重卡、电动重卡以及氢燃料电池重卡等产品上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而汉马科技自主研发的发动机更是被看作是国内商用车界自主创新的标志性产品之一。
“疫情影响、个体经济、物流快递、城市配送以及消费升级等综合因素下,轻型商用车及其中高端产品的市场需求将出现进一步攀升,显然吉利商用车已经看到了这一机遇,希望通过收购唐骏欧铃来迅速强弱项、补短板、抢市场。”时蔚然认为。
“吉利通过一系列收购,已经基本完成了商用车在国内市场的布局,构筑了自己的商用车研发制造实力,但也不排除会继续收购和扩张。”彭松林认为。
编辑:赵方婷 图片来源:吉利商用车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