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1-9月,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累计销售中重卡16.54万辆,同比增长20.5%,其零部件等主要供应商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保障。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之后东风公司的“追赶计划”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我们坚持聚焦商用车技术全面升级,为用户创造价值,并以此作为企业战略规划的‘基点’。”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东风汽车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陈兴林近日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经历过疫情的考验,他们已经为东风商用车、陕汽重卡、陕汽商用车、潍柴动力等自主品牌及合资品牌用户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不畏困难应对疫情考验
今年上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为整个商用车行业带来冲击,且影响深远。“进入后疫情时代,商用车行业无论是整车与整车之间,还是整车与零部件之间的合作关系都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加快掌握核心技术则是企业共同的需求。”陈兴林认为,客观上,疫情也促进了整个商用车行业立足本土化的技术创新。
对于疫情期间的经历,陈兴林印象深刻,他讲到,疫情期间,有国内车企向东风汽车方面求援,东风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克服了疫情期间人力、物流等方面的困难,及时呼应进行支援,响应了客户的需求。而且,无论是东风商用车还是零部件等子公司,积极支援兄弟车企,包括支持福建的消杀作业车、负压救护车等防疫车辆应急生产,多方动员,大力协调,保证了疫情防控等商用车辆的市场需求。
湖北十堰,是东风汽车的卡车、特种车等及零部件制造基地。陈兴林谈到,东风公司从今年2月25日开始启动消杀作业、城市清洁、救护车辆等应急防疫车辆生产,东风公司、东风商用车公司、属地政府密切配合协调产业链资源,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迅速、有序、稳妥地组织复工,并且把产能提到了最高水平,确保了包括东风商用车、陕汽商用车以及国内其他地区商用车客户快速恢复生产。“之所以可以做到这些,一方面是在严峻的疫情面前商用车整车及其零部件企业的空前协作、理解和相互支持;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十堰地区拥有非常完整的、本地化的商用车产业集群,有安全可靠的产业链提供保障。”他认为。
♦强化布局关注商用车发展
业界注意到,近来,特斯拉已经正式宣布将于2021年开始交付Semi纯电动半挂卡车的目标。该车载重36吨,在高速公路环境下续航里程可以达到805公里,还配备有自动驾驶系统Autopilot,能实现自动巡航等部分高级辅助驾驶功能,并且可以在检测道路出现紧急情况时,自主刹车,甚至可以自动为驾驶员拨打急救电话,其行驶成本比一般燃油卡车降低了25%。
“中国商用车市场是个开放的市场,特斯拉能够促进我们本土车企对标学习追赶,从而向行业提供更高水平、更好体验的汽车。”陈兴林认为,从这一角度看,这是件好事。
“更多关注整车的发展,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目前整车向着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等‘新五化’发展的趋势已经渐成共识,商用车产业链业务发展要按照‘趋势性、领先性、系统化’来布局。”陈兴林解释,趋势性,就是把握整车的技术升级趋势和产业生态演进的趋势;领先性,意味着技术不领先未来就没有业务;系统化,就是要适应整车平台化开发的需要,形成为整车提供系统化技术解决方案的能力。
目前,在商用车行业,整整合作、整零合作更需要的是技术合作伙伴,在技术创新上相互支持,靠花钱买技术以及简单的OEM等方式都已经越来越行不通了。“要拥有与整车同步开发能力的技术伙伴型合作,要做整车平台化开发,供应链也需要交给有开发实力、能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的企业来做。”陈兴林认为,的确行业中还有些企业与国外先进企业存在差距,所以既需要坚持自主创新,也需要高水平的开放合作,选择与世界领先企业进行合作可以推动技术进步。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大背景和全球汽车产业大变革的大趋势,我们要顺应趋势谋发展,加快企业转型谋突破,打好协同发展组合拳;平台研发、模块供货,促进核心化、高端化;跨界合作、资源协同,实现集团化、国际化;资产运营、资本运营实现双轮驱动发展。”陈兴林表示,东风零部件公司规划目标是到2025年确保业务规模超过300亿元,综合实力稳居行业国内十强,进入全球100强方阵。
编辑:赵方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