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幕降临、黑暗笼罩大地,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南江村陷入了一片漆黑之中。“晚上基本没有人出门”“村民出行是靠手电筒”“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这是近年来该村书记康小明最为头疼的问题。不过让他欣慰的是,这样的状态即将结束。
10月26日,由江西五十铃、中华慈善总会以及中国皮卡网联合发起的“点亮计划”在北京人民日报社暖心启动。该项目将主要通过援建村镇路灯照明设施的形式,帮助我国部分欠发达村镇地区,实施道路亮化工程,照亮村民幸福路。
♦带来光的希望 再也不用惧怕黑暗了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等计划的逐步推进,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人居生活环境得到了较大提升。然而,在一些极度偏远贫穷乡村,脱贫还有零星堡垒极难攻克,因为没有路灯,给村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也阻碍了当地脱贫致富的进程。
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中华慈善总会江西五十铃点亮计划公益项目”应运而生。活动现场,江西五十铃向中华慈善总会捐赠100万元,用于“点亮计划”公益项目中贫困乡村购置节能路灯的公益善款。据了解,首批善款将为江西遂川、湖北恩施、云南文山、四川攀枝花等地10余个贫困乡村建设太阳能路灯,照亮偏远地区同胞回家路。
康小明表示,“点亮计划”为南江村带来了光的希望。村镇安装上路灯之后,村民的出行将得到很大便利,在夜间、雨雪等恶劣天气之下出行,视野更为清晰,获得一定的安全保障。与此同时,村民们也可以拥有更为丰富的夜间休闲活动。“最重要的是,路灯安装后,能够为不少学生的归家之路带去便利,孩子们夜自习后,再也不用惧怕黑暗了。”康小明感慨地说。
♦引领公益慈善新浪潮 为社会凝聚更多正能量
“中华慈善总会江西五十铃点亮计划公益项目”的发起,不仅为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也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提供了新路径。
中华慈善总会秘书长边志伟表示,慈善事业是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第三次分配的关键要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中华慈善总会和江西五十铃都有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愿望,彼此合作必将结出丰硕的成果,为助力国家如期实现脱贫攻坚总体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为项目发起方之一,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中国汽车报》社社长辛宁也指出,“点亮计划”是国内皮卡市场为数不多的慈善公益项目,它的诞生,是皮卡车企践行初心使命、承担企业责任的范本,引领着公益慈善新浪潮,可以说意义深远、内涵深刻。
辛宁表示,后疫情时代,在促消费、拉内需、稳增长,不断推动国内皮卡行业繁荣发展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更多杰出车企站出来,积极探索社会责任实践的路径和方法,主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号召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推动更加成熟规范的公益新生态,为社会凝聚更多正能量。
♦公益是信仰 照亮更多人的希望之路
“公益是一种信仰,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在哪里。” 会后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专访时,江西五十铃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朱毅表示,一个企业之所以强大,不仅是业绩有多亮眼,更重要的是能够为社会、为用户带来更多的价值。
据介绍,江西五十铃成立于2013年,历经7年经营沉淀,从无到有持续进步,以创业者心态在工作中创新求变,已成为中国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汽车品牌。其成立第二年首款产品D-MAX下线上市,短短4年实现行业排名第四,并实现销量成倍增长,今年1-9月江西五十铃实现了41%销量提升,稳居合资皮卡销量第一。
几年来,江西五十铃一直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秉承专注、实干的企业价值观,在解决人们出行问题的同时,也在努力解决社会公益问题。比如在面对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上,江西五十铃率先行动,通过加急改装越野救护车、皮卡消毒车,联合经销商及用户积极抗“疫”。
“此次‘点亮计划’的启动,希望为偏远地区带去光明,为助力当地发展、脱贫致富,共建和谐美丽新家园贡献力量,也呼吁更多五十铃用户及社会爱心人士加入到公益行动中来,为公益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朱毅补充说,“未来,我们将通过持之以恒的慈善活动,去点亮更多的贫困地区,照亮更多人的希望之路。”
编辑:赵方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