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潍柴动力克服一系列不利影响,国内业务实现正增长,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半年报显示,上半年潍柴动力实现营业收入约为944.95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约4.0%。
“商用车业务是潍柴动力的核心业务。”近日,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产品规划总监李云强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商用车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清洁化、低碳化、多元化、轻量化、电气化、智能化、高端化,必须强化技术研发,做大做强核心业务。
♦研发新技术,抓好主业务
近十年来,国内商用车产销相对比较稳定,没有像乘用车市场有较大起伏,目前在国内商用车市场上,柴油车占比约为80%,汽油车占比约为20%。近年来,在环保排放标准趋严的背景下,国六排放标准已经成为发展趋势。“在这方面,我们的进步非常快,在技术方面和配套方面正逐步赶超欧美。”李云强介绍,由此也带来新的挑战,如现在的排放要求是整车排放而不只是发动机的排放,这对整车的协同、优化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进一步提升传统动力的技术附加值,加大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2019年潍柴动力整合研发力量,成立了潍柴动力科学技术研究总院,下设八个具体业务研究院、三个海外创新中心。“由此,我们强化了技术研发,现在潍柴动力与国外企业在发动机领域开始同步,部分领域开始领跑。”李云强表示,这需要加强一些共性和前沿基础研究,掌握核心技术,提高产品技术附加值,同时带动内燃机的节能减排。“潍柴动力的布局是道路(商用车)市场占三分之二,非道路市场占三分之一,所以商用车业务是核心。”他解释说。
今年9月,潍柴发布了首款不带余热回收、热效率超过50%的量产柴油发动机,引发业界关注。“这是潍柴动力持续科技创新、保持研发高投入的成果。此前,量产柴油发动机最好水平热效率约为46%,美国康明斯柴油发动机实验室样机热效率水平为49.9%。”李云强谈到,潍柴动力的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超过5%,而国内制造业企业这一比例平均为3%左右。潍柴动力的发动机战略是“全系列、全领域、全球领先”,其发动机应用于卡车、客车、工程机械、船舶、发电等领域,且主要是中重型,被纯电动替代的概率较低。“16吨以上纯电动卡车即使到2030年预计只有约3%。”李云强说。
潍柴的技术创新,成果丰硕。2019年1月,潍柴动力“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至今仍是中国内燃机行业的唯一。
♦开拓新领域,推进智能化
智能汽车、智能制造正在成为汽车产业的新趋势。“智能化对传统机械制造及机电产品的影响非常深刻,无论是从技术发展还是客户市场看,其需求都在增长,通过智能控制,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余热回收的协同控制,也可以进一步降低排放。”在李云强看来,商用车产品的生产、销售、运行、监控和智能维保都可以通过数字化智能驱动,潍柴动力已经建立了云平台,可以实现单车和整个车队的管理。
在商用车自动驾驶的整车整机平台方面,潍柴动力拥有陕西重汽、中国重汽、中通客车等整车平台,也有山推机械、山重建机、雷沃重工等整机平台。“自动驾驶在非道路机械方面的商业化步伐会更快,如推土机和农业机械等。而且,今年3月,潍柴动力收购智能驾驶企业清智科技,配合潍柴动力开发的软件和系统,会为整车整机自动驾驶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李云强说。
李云强讲到,在集成化方面,潍柴动力也有新的探索。以前整车与发动机的制造各行其是,有可能发动机做得很好,油耗很低,但是匹配整车就不一定实现高效率,为此,要通过集成化来实现总成的优化,取得1+1大于2的效果。从2006年起,潍柴动力相继吸收合并湘火炬、陕重汽、法士特等,就已经开始探索技术和产业的协同化、集成化。2017年以后,一些外资品牌才开始对动力总成进行集成化布局。
♦产品高端化,布局国际化
针对商用车高端市场,国内行业也在不断努力。在目前的国内市场,中国自主品牌商用车占比99%以上,但是出口到欧美的商用车相对较少,而且大多出口到东南亚、非洲等地。“以前固然有品牌、技术不足的原因,也有排放标准的差距,但实行国六排放标准之后,几乎就没有差距,而是同步甚至更严,具备这些条件,将来就可以与国外的知名商用车品牌同台竞技了。”李云强说。
今年以来,潍柴动力先后完成对德国欧德思公司80%股权的收购,以及对奥地利威迪斯公司51%股权的收购,成为两家国外公司的控股股东,实现战略重组。欧德思公司拥有多种数控机床用伺服电机和驱动器、新能源商用车用电机控制器、电机、燃料电池变换器等;而威迪斯公司专门从事车辆驱动系统技术开发,其设计开发的液压变速箱、功率分流器等产品系列丰富。
通过上述收购,潍柴动力实现了对新能源动力系统布局,填补了液压传动变速箱技术短板并掌握农业装备CVT动力总成关键核心技术,一举打破国外垄断。“为什么要通过投资并购来实现海外拓展,是因为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可以走向成功。如果什么事都从零做起,风险大、周期长,而潍柴投资并购的企业基本上3-5年后就能够盈利。”李云强表示,在国际化方面,潍柴动力逐步探索出了成功的“潍柴模式”。潍柴动力近年来的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达到40%左右,已经成为一家国际化企业。
“中国市场的商用车数量在全球占比较高,尤其是重型商用车占比在一半以上。”李云强说,随着技术不断发展,中国商用车逐步向智能化、电气化、数字化、高端化发展,只有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才能够在国际上牢牢占据一席之地。
编辑:赵方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