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登录

没有账号?去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去登录
置顶
专访|中国市场学会营销专家委员会秘书长薛旭:智能化将成为快递物流发展大趋势
中国汽车报网 ·  赵建国 ·  2020-10-14

 

  近期,阿里增持圆通,成为业内广泛关注的大事件,其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市场逻辑?

  在中国市场学会营销专家委员会秘书长薛旭看来,这是市场竞争态势下寻找更好出路的一种选择。阿里增持圆通,是看好其长期发展前景,并且希望拥有更大的控制权。

  他进一步解释,阿里最大的优势在于拥有充足的现金流以及数字化和大数据的优势,与圆通达成新一轮合作益处有三。一是可以弥补自己的短板。同属新零售电商的京东,拥有完备的快递物流体系,可以实现“当日订当日达”。在注重运输时效的当下,阿里缺失自建物流平台这一短板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如果能借助圆通现有物流渠道和体系,进一步提升运输效率,就可以与竞争对手在物流环节相抗衡。二是能够提高快递服务质量和水平。阿里旗下的数字化优势有助于提升快递物流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进而提高服务能力,增强用户的体验感。三是通过增持圆通,阿里可以获得投资收益,也可以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并可借此巩固其在电商领域的地位,更好地实现数字化和国际化。

  对于近来中通收购日日顺、韵达联手德邦、中通在港交所上市等事件,薛旭表示,中通收购日日顺更多是用来加强物流末端网点建设,提升快递物流效率;而韵达联手德邦则是相互成全、优势互补;中通在港交所上市是为了募集资金用于自身数字化、网络化基础设施建设。上述的资本运作,虽形式各异,但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寻求成本优势,从而实现共赢。

  对于国内快递物流市场的现状和走势,薛旭表示,竞争是一种促进创新的机制,竞争也必然会带来积极的影响。快递企业之间的竞争,能够推动快递物流向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加安全、更加便捷的方向发展。

  在薛旭看来,无论是合作还是竞争,都是市场的选择。因此,近期快递企业的一系列动作,对快递物流行业的长期发展意义重大,不仅有助于快递企业、投资企业实现价值提升,消费者也能从中受益。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快递物流行业也在向数字化、信息化方向发展。”薛旭认为,虽然目前多数快递企业在分拣、仓管、运输等环节或多或少应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但还远远未达预期和发展需要。未来,快递物流业会在智能化发展和人工成本增加的压力面前,需进一步提升智能化管理以及物流机器人的应用范围,替代现有传统方式,从而达成降本增效的目的。

  编辑:孙伟川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