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扬州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星客车”)与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通客车”)的人事变动引发业界广泛关注。据悉,两家客车企业同属山东重工集团旗下,此次一系列的人事调整,预示着山东重工的客车业务或将迎来变革。
■尘埃落定 中通客车高管团队入主亚星客车
7月21日,中通客车发布关于董事长、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辞职的公告。
公告显示,因年龄原因,公司董事长孙庆民于2020年7月20日向公司董事会提出辞职,申请辞去公司董事长及董事职务。同时,由于工作变动原因,公司董事李树朋于7月20日向公司董事会提出辞职,申请辞去公司第十届董事会董事职务。另外,公司副总经理贾开潜、王传甫也向公司董事会提出辞职,申请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
仅仅6天后,亚星客车也发布公告称,因个人原因,钱栋提出辞去公司董事、董事长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委员职务。在该公告发布十多天后,亚星 客车再次形成决议:选举李树朋为公司第七届董事会董事长、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公司变更后的法定代表人为董事长李树朋。在此之前,亚星客车已聘任贾开潜和王传甫为公司副总经理。
8月18日,中通客车新的领导班子也有了最终人选,宓保伦成为公司第十届董事会董事长,聘任李晨、翟正坤为公司副总经理。
至此,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两家同为山东重工集团旗下的客车企业的人事调整终于尘埃落定。
■注入“新鲜血液” 激发亚星客车发展活力
“此次中通客车高管团队的入主,为亚星客车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新的发展活力。”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一位中通客车内部人员表示,两家企业高层变动是集团的统一战略行动,旨在整合旗下的客车业务,将双方的资源优势互补,打造更具核心竞争力的客车产品。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人事变动,不仅着眼于业务整合,为亚星客车带来成熟的运营管理模式也是重中之重。
“此次人事调整是山东重工整合客车板块业务的重要一环。亚星客车近几年持续低迷,通过人事调整、引进先进的运营管理模式和经验,或将改变亚星客车发展下行的困局。尤其是在这个特殊时期,人事调整或能对市场份额、核心技术的提升以及产品结构优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高级顾问裴志浩认为,中通客车和亚星客车的人事调动是山东重工集团客车业务整合的第一步,接下来两家企业还将根据各自优势进行有效互动,寻找更好的发展契机。
“从近几年的发展态势来看,亚星客车缺少一位提纲挈领的领路人,而反观中通客车,无论是市场布局还是产品规划,都有较为清晰的思路。”在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副秘书长佘振清看来,两家客车企业的人事调整将进一步优化双方的经营管理体系,特别是对亚星客车内部深化改革、资源投入以及转型升级都有一定的促进和引领作用,极大激发亚星客车的发展活力。
■输入发展新思路 实现资源和效益的最大化
“亚星客车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是一家非常强势的客车品牌,曾连续7年蝉联客车市场产销第一,只不过在后来的合资、拆分、重组、出售资产等变故之后逐渐走了下坡路。”佘振清告诉记者。
“1997年,亚星客车与戴姆勒-奔驰合资后,成为其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佘振清表示,这个合资项目被国家寄予很大希望,然而事与愿违,双方合资后连年亏损。此后,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曾经客车界的两大霸主“南扬北聊”(扬州客车和聊城客车)已失去昔日地位,但中通客车近几年奋力突围,发展形势向好,市场销量和市占率逐步坐稳了行业前三的位置,而亚星客车的市场表现却差强人意。
根据今年上半年销量快报显示,中通客车累计销售各类车型5906辆,同比下降11.64%,生产各类车型5701辆,同比下降13.03%,排名行业第三。而亚星客车上半年累计销量1478辆,同比下降27%,排名跌出行业前十(以上数据均是5米以上客车销量)。
“或许这次人事变动,是为了给亚星客车提供更好地发展思路,同时将中通客车的成功模式和经验移植到亚星客车,实现双方企业资源和效益的最大化。”佘振清说道。
同样,在上述中通客车内部人士看来,两家企业进行整合,能够更好地实现业务协同,同时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展开更为深入的合作。
■整合、优化、升级打造国际一流客车品牌
“我兼任山东交工集团董事长是过渡,未来的合并才是目标。”早在2017年,山东重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谭旭光就曾表示,山东交工有很好的资源,但缺少核心动力技术,两个集团合并后,将会提高山东交工相关业务板块的竞争力。而中通客车是山东交工集团的核心业务,在并入山东重工集团之后,将会与旗下潍柴动力、山推股份、潍柴重机、亚星客车、豪沃客车等业务进行有效重组整合及战略优化。
通过全面整合,能够有效强化技术、采购等资源协同,推动中通客车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快迈向高端、打造国际一流客车品牌的步伐。同时,中通客车还是国内最早投入新能源客车研发的企业之一,有着长期的技术积累和底蕴,而潍柴动力早在2017年就对外提出,到2030年新能源业务要引领全球行业发展。可以预见的是,中通客车在新能源客车领域将成为山东重工集团实施新能源战略的一个重要支撑。
同样,亚星客车自2011年入主山东重工集团后,也迎来了较大变革。据悉,亚星客车充分利用潍柴动力在技术研发、海内外市场开拓和服务网络等方面的优势,全面提升了亚星客车的整体竞争力。
“如果两家企业能够在产品开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展开合作,不仅是对山东重工集团客车业务的一次重塑,对我国客车市场格局也将产生较大改变。”客车业内专家指出。
“此次两家企业的人事调整,可以说是开启了山东重工集团客车业务重组的第一步,接下来双方通过不断优化、整合,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客车市场的转型升级。下一步,双方是否会与重汽豪沃客车有进一步整合行动,我们也在持续关注。”中通客车内部人士最后说道。
编辑:孙伟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