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淮汽车、*ST安凯发布公告显示,江淮汽车、安徽省投资集团拟分别向中车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中车产投”)协议转让所持有安凯客车约12.85%的股份和8.45%股份。协议转让完成后,江淮汽车将不再是安凯客车的控股股东。
根据转让协议,在各方同意的情况下,中车产投可自行制定本次交易的买方。2020年1月31日之前,由中车产投或指定的关联方通过非公开协议转让方式,分别从江淮汽车和安徽省投资集团购买股份。
众所周知,中车产投旗下拥有新能源客车业务,近年来在客车领域发展十分迅速,收购安凯客车,无疑是要整合优势资源,以此改变新能源客车的产业格局。
■江淮放手 中车系入主安凯客车
中车产投是何来头?记者查阅启信宝资料了解到:中车产投成立于2015年12月,主营机电、能源、交通、节能、环保、新材料、物联网等领域项目投资。值得一提的是,中车产投是中车集团100%全资控股的企业,旗下控股和参股的有包含南方汇通、株洲控股、中车环境、浙江中车电车和中城交通在内的10家公司,涵盖汽车制造以及新能源、氢燃料汽车等业务。
公开信息显示,2018年,中车产投总资产192.89亿元,实现营业收入84.53亿元、净利润4.24亿元。在新能源客车领域,中国中车的品牌近几年声名鹊起。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车时代6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达1583辆,行业排名第4,市场占有率已达5.35%。对于一家从未有客车制造经验的企业而言,这样的发展速度令人关注。
而安凯客车曾是新能源客车行业的佼佼者。产销数据显示,2016年,安凯客车连续第七年实现客车销量过万辆,合计销售各类客车10131辆,同比增长1.14%;实现营业收入47.57亿元,同比增长18.28%。2016年之后,国家对新能源客车骗补问题进行大力整治,客车行业受到较大冲击,安凯客车也未能幸免。2017年,安凯客车净亏损达到2.3亿元,同比下降548%;2018年净亏损增加至8.93亿元,同比下降288%。由于两年亏损累计达11亿元,安凯客车股票自今年4月17日起被“戴帽”,股票简称也由“安凯客车”变更为“*ST安凯”。未来经营状况如果持续无法改善,*ST安凯将面临退市风险。
“作为安凯客车的母公司江淮汽车,近年来发展同样不太顺利,乘用车、商用车板块产销量双双下滑,对安凯客车的输血能力也越发捉襟见肘。”客车行业资深分析师吴明(化名)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背靠中车集团的中车产投,资金实力雄厚,而且它与安凯客车在市场、技术、产品、资源整合等方面具有高度匹配度。此次股权转让后,中车产投将发挥自己的资金优势、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助力安凯客车进一步发展。整体来说,合作成功后会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实现双赢的局面。
资深汽车分析师贾新光表示,江淮汽车出售安凯客车股权,更像是“卖资产自救”,以便继续实施“商改乘”战略。同时,就江淮汽车目前的处境而言,也没有能力帮助安凯汽车走出困境。
■打通新能源客车全产业链
“客车企业之间的收购、兼并是常态。”重庆交通大学共享出行实验室创建人王健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强调,客车行业整体环境相对严峻的情况下,势必会有新兴力量入局来整合资源。
而“中车系”便是那股新兴力量。成立于2007年7月的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车电动”),一直从事新能源汽车整车、动力系统总成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及制造。近年来,中车电动通过多方投资和收购,目前已控股和参股了5家客车整车制造商,在全国拥有包括常德、无锡、广州、深圳在内的5大制造基地,并持有湖南国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的部分股权。
LMC汽车市场咨询上海公司总经理曾志凌认为,“此次股权转让后,凭借*ST安凯优良的客车资源,有助于‘中车系’打通一条完整的新能源客车产业链。同时,对中车电动进一步扩大新能源客车乃至新能源零部件领域的市场份额,将是有效助力。”
记者通过企查查了解到,安凯客车自2003年开始即定位发展新能源客车。通过与多家科研院所合作,公司目前在新能源客车整车、电机及电控系统等领域已具备较为深厚的技术储备和资源优势。发展至今,安凯客车已经是国内少有的拥有独立开发新能源客车能力并批量投放市场运营的客车生产商。另外,安凯客车还进行了燃料电池城市客车的研发,坚持多元化的技术路线,可以在很大程度弥补中国中车的发展短板。
“安凯客车近几年来发展并不顺利,主要在于其在新能源客车领域业绩的下滑。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安凯客车的毛利润和净利润依然十分可观,同时安凯客车产业链十分完善,制造理念以及相应的设备也十分先进,这也是安凯客车近期营收逐步回升的重要因素。”证券行业知名投顾专家汪啸骅表示,与安凯客车强强联合,可以更好地加快氢能源、智能出行零部件板块构想的落地。
■新能源客车市场酝酿变局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客车格局变化较大,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在吴明看来,新能源客车行业将进入“强者恒强”的阶段。同时,外部环境对客车行业的影响也越发明显,高铁网络的不断外扩和私家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公路客运市场受到极大冲击。与此同时,新能源客车市场已逐渐饱和,跑马圈地时代已成为过去时。
“‘中车系’进入新能源客车领域时间不长,采用低价销售策略不是长久之计,长此以往将对企业整体形象带来负面影响。此次收购安凯客车,或是借此改变经营策略和战略规划,走可持续发展之道。”吴明指出。
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客车企业销售收入排行榜中,安凯客车位列第七位,年销售额30.4亿元,市场占比4.1%。2019年上半年,安凯客车经过一系列“瘦身”举措后,业绩有所提升,实现销售收入17.2亿元,同比上升15%;净利润3892万元,同比上升127%。不过,安凯客车的整体销量仍然处于下滑态势,上半年累计销售客车3009辆,同比下降7.3%。与宇通客车、南京金龙等企业相比,差距巨大。
“如果此次股权转让成功,安凯客车可以借助‘中车系’的优质资源重振旗鼓。”贾新光表示,相较于江淮汽车,中车产投的母公司中车集团有更多的资本和资源优势。安凯客车可以借助中车产投实现快速转型,从而有利于*ST安凯的保壳。
“对于中车产投来说,入主安凯客车,或将为其带来新的产业布局,也是中车产投在商用车领域全面实现规模化发展的一次有效尝试。”汪啸骅指出,接收安凯客车后,中车产投可以通过安凯客车现有的生产技术在自身电动商用车的量产规模上再做进一步提升,同时还能够对相关智能驾驶技术与全产业链升级做下一步准备。不过,也有专家认为:“不排除中车集团在整合旗下商用车与新能源业务后,依托安凯客车完成打包上市的可能。”
在吴明看来,“面对市场下行的现状,客车企业需要‘抱团取暖’。同时在优胜劣汰的过程中,面对宇通、比亚迪等优秀企业的冲击,通过整合来寻求转型升级,未尝不是一条突围之道。新秀与老牌企业强强联合,新能源客车行业变局或将由此而起,我们拭目以待。”
(图片来自本报资料库)
编辑:孙伟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