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登录

没有账号?去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去登录
置顶
客运事故频发,如何改善客运交通安全
中国汽车报网 ·  袁孝尚 ·  2019-09-12
  

  2012年到2018年,全国共发生各类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256起,死亡失踪4364人,其中交通运输共发生各类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75起,死亡1323人,占全国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总量的29.3%和30.3%,重特大事故占比量远高于其他行业领域事故占比平均值。

  在所有交通安全事故中,客运事故发生量居高不下,陕西安康8·10特大事故,湖南宜凤高速6·26重特大事故,重庆万州10·28公交车坠江事故,陕西汉中11·3公交车事故,2019年8月17日北京公交车宝马互相别车事件……

  频发的事故背后,是整个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据统计,2018年公共交通运输全行业共有公路里程484.65万公里,公共汽电车67.34万辆,道路交通运输体量大、风险高、安全生产工作任务依然繁重。我国运输市场转型升级加快,新的业态、新的运输方式不断涌现,安全生产压力有增无减。频发的重特大客运安全事故,正在不断引发人们思考,如何让客运市场变得更安全。

  ♦多措并举 强化安全保障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司法鉴定中心主任陈宏云表示,可以从人、车、路、环境、管理五个方面开展安全保障工作。

  在人的方面,要科学合理地开展驾驶员的招聘、选拔工作,驾驶员招聘要形成一套严格的筛选办法。为了防止乘客夺取方向盘,现在新生产的客车把驾驶室隔离起来了,但是驾驶室隔离后,驾驶员突发疾病怎么办,事实上,这个问题可以在驾驶员招聘环节防患于未然,客运企业要优先选聘心理、生理健康度高的驾驶员,此外可以应用视频监控技术,加强安全监控,驾驶员的日常管理要关注到驾驶员的心理健康、生理健康、驾驶行为、驾驶习惯等。当出现不当驾驶行为的时候,要有充足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进行干预。

  车的方面,要尽可能选购安全系数高的车辆,包括车辆的主被动安全配备方面要进行筛选,去年春节期间,在江西发生了一起2·20重大安全事故,在那起事故中,车辆失控以后,驾驶员曾经试图把车辆控制住,车辆在冲出路面之前呈蛇形行驶,如果车辆安装了ESP系统的话,虽然路面是潮湿的,也有可能避免事故的发生。另外,在车辆的日常管理过程中,也要加强车辆的检测、维修和保养,让车辆处于良好的状态。

  路的方面,场站路面要平整,交通管理组织措施要得当,曾经在交通运输部组织的安全检查过程中,发现某一个客运站邀请了澳大利亚设计师进行设计,但是乘客下车之后必须横穿一个行车道才能出站,带来了非常大的安全隐患,因为澳大利亚的交通方向与我们国家正好相反;场外路面方面,要对公交行驶经过的路段上可能存在的道路设施的安全隐患进行系统性的识别,形成风险清单,对驾驶员进行相关培训,预防、避免事故的发生。

  环境方面,对于雨雪冰雾等极端天气条件下的安全运营,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预案,要定期进行检验演练、并加以提升完善。

  管理方面,对于交通运输部、公安、安监、应急管理部等主管部门制定的宏观管理政策,一定要严格执行,通过防御性驾驶培训、安全生产标准化等措施,还有ISO39001-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参与制定的国际标准,加强安全管理,同时通过即时通讯、大数据技术实现安全管理能力的提升,保障客运企业的效益。

  ♦车企、运营方应协同防范

  业内专家表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车企和运营方应该协同发力,在思想认识、责任落实、事故改善方法、人员素质能力方面补足短板,强化安全管理能力。

  对营运客车而言,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环节,要严格按照交通运输行业标准《营运客车安全技术规范》(JT/T1094-2016)、《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2018)等标准对运输企业的要求,生产安全系数高的车辆,客车企业尤其是标杆企业要主动加大安全研发力度,引领客运车辆安全发展,要加强新技术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比如说,主动安全系统和自动驾驶技术,主动介入,减少不当操作导致的安全事故;智慧公交平台方面,进行安全升级,提升城市公共交通安全监管水平。不管是安全交通,还是制造强国、交通强国建设,企业才是主力军。

  运营方要严格按照《道路运输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人员安全考核管理办法》等的要求,强化责任主体意识,提高人员素质,不断改善事故的处理方法,形成完善的处理预案,定期检查,力争做到防患于未然。

  编辑:赵方婷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