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物流车推广最能引发争议的就是路权问题。”圆通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耿威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除了深圳、成都等少数代表性城市路权开放的力度比较大,新能源物流车在其他地方的路权并未优于燃油车。
路权开放问题始终是新能源物流车推广的一个难点。给予新能源物流车24小时开放路权,是促进其推广的重要着力点。但从全国范围内来看,新能源物流车路权开放不平衡、不充分,不少地方仍在按照燃油车的管理政策执行。
新能源物流车路权开放为何如此不平衡、不充分?开放路权的意义有多大?
■增加管理难度 地方政府意愿不强
目前我国有哪些城市给予新能源物流车较多的路权?
记者通过梳理发现,北方地区有天津,西部有西安、成都,中部有郑州,南部有深圳等地新能源物流车路权开放较充分;其次如北京、上海、武汉、太原等地给予部分通行路权;其余地区没有明确路权优势。
地上铁租车(深圳)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经理金玮认为,基于道路资源、管理能力等原因,以及新能源物流车标志不统一、配套管理措施不完善,让路权开放可能会加大管理的难度,因此很多地方政府没有针对新能源物流车开放24小时路权。
成都雅骏新能源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邓欢表示,我国车辆保有量越来越大,形成的交通压力也比较大。在地方政府看来,针对新能源物流车开放路权后,必然会涌入更多车辆,带来的交通压力会更大。
“这是车辆管理部门和交通管理部门之间的矛盾,一方面要求开放路权引入更多新能源物流车,另一方面造成交通压力又怪交通部门没管好。”他解释说。
■地方保护阻碍路权开放
地方政府开放路权意愿不高,与地方保护主义也有很大关系。
“比如某个地区有整车制造企业,那么政策制定必然倾向于本土企业,对本土企业无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都给予政策优惠。”某新能源物流车生产企业高管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地方保护主义盛行,从路权上阻碍新能源物流车推广是业内心照不宣的问题。
“路权问题在客观上限制了新能源物流车的推广和应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装备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左新宇强调,加上新能源物流车目前存在采购成本增高、续驶里程短、充电时间长等缺点,使物流企业缺乏使用新能源物流车的动力。
“我们为何愿意在深圳使用新能源物流车?因为深圳市很早就出台了禁止燃油物流车进城的政策,而对新能源物流车给予各种政策优惠,加上车辆销售价格合理,这样就倒逼物流企业使用新能源物流车。”耿威表示,由此,新能源物流车在深圳推广十分迅速,同时也给运营企业带来较大利润空间。
邓欢认为,路权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能源物流车的市场放量。“一些大型物流企业的业务遍及全国,要针对各地不同的路权制定不同的新能源物流车运营策略,运营难度变得十分复杂。”他说。
路权的差异性还使部分路权开放的城市出现干扰因素。邓欢表示,某些新能源物流车生产企业利用路权开放的管理漏洞,在异地上牌后,再投放到路权开放地运行,搅乱了该地市场秩序,给车辆的管理和销售都带来较大问题。
金玮也强调,全国统一的路权开放标准更有利于运营企业发展。他表示,地上铁租车(深圳)有限公司在深圳运营的新能源物流车比较多,服务十分到位,客户能以更低的价格享受到更好的物流服务。而在路权不开放的地区,投放车辆有限,服务价格也偏高,既不利于运营企业发展,也难以很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路权开放作用优于财政补贴
从目前情况来看,路权开放更有益于新能源物流车推广。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公司副总经理林啸虎表示,如果在全国范围内减免新能源物流车的过桥费、过路费,以及解除城市通行限制,对新能源物流车的推广会带来非常积极的作用,推广效果甚至会优于单纯的财政补贴。“政府不仅要让消费者更便宜地用车,还要更方便地用车。”林啸虎说。
左新宇从多个层面强调了路权开放对新能源物流车推广的积极作用:一、有利于落实国家战略,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二、有利于环境保护,减少城市管理隐患;三、有利于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四、有利于发展智慧城市、智慧物流;五、有利于提升快递服务能力和消费客户体验。
■全面路权开放还需时日
“路权开放主要涉及时间问题和地方政府管理能力问题。何时开放?开放之后具不具备管理能力?”上海捷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销售总监林鹏表示,由于各地发展不平衡,路权开放之后面临一系列管理问题,所以全面开放路权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幸的是,现在各地都对路权开放比较重视,一些省会城市在积极准备。
新能源物流车路权在全国范围内开放虽然有阻碍,但一些业内人士持乐观态度。林啸虎表示,新能源物流车路权开放已由试点逐渐转向全面推广,比如新能源物流车换成“绿牌”,就是在给开放路权挪出管理空间。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新能源物流车路权开放工作应逐步展开,在燃油车被替换到一定程度之后,车辆的总体保有量下降,这样才是路权完全开放的时机。
编辑:陈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