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登录

没有账号?去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去登录
置顶
从买买买到卖卖卖 庞大扩张模式触礁
中国汽车报网 ·  陶晓喆 焦玥 ·  2018-09-14

    日前,庞大集团发布公告,宣布出售旗下部分资产。这是继今年5月向广汇出售旗下五家奔驰店、向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转让股份之后,庞大再一次出售旗下优质资产,凸显出资金链的紧张,也反映出庞大集团旧有扩张模式触礁。

  对于庞大集团而言,变卖资产的同时最急需的便是尽快适应市场找出正确的变革方向,以谋求明日的曙光。

  ♦忍痛变卖优质资产

  8月10日,庞大集团与大连中升签署协议,向大连中升或其指定的关联公司转让下属九家子公司,北京雷萨、济南奥迪、济南大众、济南双龙、济南斯巴鲁、石家庄广顺广丰、沈阳广丰、石家庄弘丰广丰及青岛公司的100%股权;同时,公司拟促使其实际拥有并控制的四家全资子公司唐山雷萨、石家庄雷萨、大庆雷萨及济南奔驰向大连中升指定的关联公司转让非流动资产。此笔交易的转让价格约为10.93亿元。庞大在公告中称:“本次交易预计给本公司带来的收益约为4.6亿元。”

  而在今年5月15日,庞大集团就曾发布关于转让部分子公司股权的公告。庞大公司及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洛阳奔驰与广汇汽车签署《收购协议》,拟转让公司及洛阳奔驰合计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司下属五家子公司赤峰奔驰、德州奔驰、唐山奔驰、邯郸奔驰及济南奔驰的100%股权,此交易完成后,广汇汽车即间接持有上述公司的100%股权。转让价款为12.53亿元。此交易给庞大带来的收益为6.16亿元。

  仅今年5月和8月的两笔股权和资产转让,庞大收益现金10.56亿元。其实庞大去年就悄然开始转卖股权。去年6月2日,庞大集团发布公告称,其向河北恒麦升商贸公司转让庞大直接及间接持有的石家庄市誉丰汽车贸易有限公司100%的股权。此项交易给庞大带来的收益为3576.84万元。

  从今年的两笔交易可以看出,庞大主要出售的是旗下优质资产,5月交易五家奔驰店。而8月的交易中包括奥迪和雷克萨斯等。在汽车流通领域,经营高档豪华品牌的利润高,是汽车经销商非常看重的业务,走到出售的地步,实属无奈之举。

  庞大集团这些年来“失血”严重,与其经营方式有很大关系,庞大虽然拥有一汽-大众奥迪、奔驰、雷克萨斯、讴歌等豪华品牌4S店,但所代理的高端品牌占比较少,在集团总销售收入中的占比一度只有5%左右。

  如今,庞大密集地出售宝贵的高端品牌资产,显示出庞大资金需求巨大,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银行信贷的收紧,庞大的粗放式经营正受到挑战,公司可能面临资金链紧绷的局面。

  ♦疯狂扩张成就庞大

  当年的庞大,因为起步早,擅经营,规模迅速扩大,其汽车销售毛利率和抗风险能力曾在业内居前,被视为汽车流通行业的老大哥。

  上市前一年,庞大销售各类汽车47万辆,实现销售收入538亿元、利润12.4亿元,旗下不少品牌销售量业内第一。2011年4月,庞大作为首家在A股上市的经销商,可谓风光无两。当年庞大年报显示,截至2011年底,庞大在中国26个省、市、自治区及蒙古国拥有1257家经营网点,较上年末增加331家公司,员工总人数为34834人,较上年末增加7745人。

  显然,为了上市,庞大采取了超高速扩张。但扩张迅速并不能说明公司在健康良性发展。实际上从2011年开始,庞大就已经陷入被动。2011年年报显示,庞大当年实现营业收入仅为554.55亿元,同比仅增加3%,实现净利润6.5亿元,同比下滑超过40%。

  在董事长庞庆华的带领下,庞大一直以“做大、做强、做长”为企业目标,而这家诞生自河北省唐山市滦县的企业踩准了我国车市“狂飙突进”的节拍,闯出自己的天地。正如庞庆华所说,“庞大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跃跻身中国企业500强,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跨越式发展之路。”然而,做大做强的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庞大对其中的暗礁险滩必定有着深切的体会。

  ♦旧有扩张模式难以为继

  对于资金密集型的经销商而言,要想做大做强,走向资本市场是一个最佳选择。庞大登陆A股以前,中升控股和中国正通汽车已经抢滩登陆香港证券交易所,并掀起一波经销商上市潮。

  在打通A股公开市场融资这个通道后,庞大的资金需求依然巨大。2014年4月,庞大集团发公告称,通过定向增发募集资金不超过30亿元。那是庞大上市3年以来,第4次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有数据显示,上市后的4年里,庞大总募集金额超百亿元。

  有分析人士指出,庞大的快速扩张模式值得行业深思。4S店对资金需求较高,但是投资回报却不可能短期兑现。庞大的经营网点所用土地大部分是购买得来,这部分基础性支出耗费大量资金。同时,新增经营网点后,各项费用大幅增加,如员工工资、硬件折旧、土地摊销、租赁费、日常运营等费用相应增加,对公司盈利能力造成损害。除了迅速建店扩张,庞大一直希望从下游挺进上游,比如收购萨博、推进斯巴鲁国产等,以及随后布局的新业务都在吞噬着庞大的自有资金。

  今年以来,庞大的一系列出售股权的行为一方面暴露出,公司管理粗放、经营漏洞较多;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行业利润下滑,面临转型升级压力之下,经销商依靠一昧追求规模效应,超高速扩张发展的旧有模式已经很难继续维持。

  有关数据显示,2014年、2016年和2017年,庞大集团的净利润明显低于行业净利润。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现在出售优质汽车资产既是庞大的自救,也可能是庞大已经意识到过往发展过程中的战略失误。

  ♦战略聚焦、精细运作是金科玉律

  庞大并非近期惟一遇到问题的经销商。今年以来,汽车销售利润持续下滑,一度偃旗息鼓的经销商与厂家的冲突再次密集爆发。最近,沃尔沃、众泰、东风标致等汽车品牌经销商高调加入维权或退网的队伍中。当下,转型升级,转变利润增长模式是整个汽车流通行业都在面临的问题。

  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秘书长朱孔源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汽车市场经历了几年的微增长,经销商的转型升级压力越来越大。行业的整合一直都在进行,兼并重组是正常现象,只是在行情不好的阶段会更突出一些。

  对于战略聚焦,管理精细的经销商来说,转型升级可能带来机会。在今年8月庞大的股权转让中,作为受让方母公司的中升控股发展势头稳健,其业绩多年来在汽车流通行业表现突出。在2018中国汽车流通行业经销商集团百强排行榜中,按照营业收入,广汇、中升控股、利星行和庞大依次位居前四名。中升控股最新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493.1亿元,同比增长28.7%;实现毛利47.6亿元,同比增长24.7%;实现归母净利润18.4亿元,同比增长35.5%,每股基本盈利0.81元。

  一直低调的中升控股以经营精细化、讲究战略聚焦著称。截至2018年6月底,中升集团经销店总数增加至298家,其中包括164家豪华品牌经销店和134家中高端品牌经销店,覆盖中国24个省份、直辖市和地区及90多座城市。

  最近,中升控股董事长黄毅在公司半年业绩发布会上强调了其偏集中式的管理方式,他说:“我们覆盖地区很广、跨度很大,但会相对集中,在每个区域不会只做一家店,没有覆盖的地区,短期内也没有计划去覆盖。我们希望在已经覆盖的区域增加集中度、增强竞争能力。”

  在品牌经营方面,黄毅表示,目前中升控股已代理几乎所有主流豪华品牌,中档品牌依旧主营日系,毕竟中升的团队经营日系品牌的时间较长,对日系产品的特点和客户需求比较了解。

  ♦创业容易守业难

  从昔日的买买买到今天的卖卖卖,曾顶着中国最大经销商光环上市的庞大集团,如今却落得接二连三地变卖优质资产的窘境,的确让人有些扼腕。

  在车市“井喷”期,大多数经销商都像庞大一样经历了急速扩张的阶段,但是当家大业大后,如何守业却成为很多经销商难以逾越的坎。

  借助急速扩张上市后的庞大集团并非不思进取,而是在开拓创新的道路上一往无前,从介入生产制造到积极尝试创新业务,比如在电商扬言颠覆经销商之际,自主打造庞大网上商城;在O2O之风劲吹后市场时,开启上门保养业务;在分时租赁投资热时,布局小蜻蜓分时租赁业务等,这些看似紧跟潮流的转型之举虽然透露出庞大求新求变的心,却未能抓住新业务的运营精髓、把握好市场发展的趋势。更重要的是,庞大对副业投入过多的精力,忽视了深耕主业,最终成为其他经销商转型的前车之鉴。

  也许有人会说,如今经销商的主业——销售和售后的利润每况愈下,拓展副业是应时之举,但在笔者看来,无论何时都不能忽视深耕主业,毕竟做好主业才是拓展副业的基础,况且与欧美发达国家经销商相比,我国的销售和售后业务的精细化程度还相去甚远,大有提升空间。

  编辑:焦玥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