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汽车发展机遇,是每家车企立足于激烈竞争市场中的制胜法宝。不过,在传统车企和“搅局者”不断追逐市场发展趋势时,有些车企和零部件汽车制造商却选择反其道而行。
他们的这种“反趋势”的选择就是,要么选择不紧跟“潮流”,要么选择不将就现状。在他们看来,要研究就研究到底,比如直接推出L4级别的自动驾驶产品,不在研究过程中推出“半成品”。这样的“反趋势”行为值得我们玩味。
下面,小编就帮你整理了一些对于目前流行的汽车新技术与新趋势勇敢说“不”的企业,或者至少在当下选择了拒绝的企业。
♦ 勇敢放手:“错失”三家自动驾驶领域潜力股 电装不遗憾
正如《美国汽车新闻》报道所说,对于高管们而言,拒绝有前途的项目也是需要勇气的。美国电装国际公司的企业投资总监Tony Cannestra之前就曾表示过,他们不会投资Cruise Automation、NuTonomy和Argus Cyber Security这三家研发自动驾驶的公司。后来,通用汽车收购了Cruise Automation,德尔福收购了NuTonomy,大陆集团则收购了Argus。对于“错失”这些可以说是价值巨大的投资机会,Tony Cannestra表示,“人们当然不希望错过太多会成为大热门的公司。”随后又话锋一转,“但是投资这些公司对电装集团来说没有意义,所以我们没有任何遗憾。”
随着汽车行业及相关技术发展,大量资金流入了自动驾驶汽车领域。布鲁金斯学会一项分析显示,去年针对自动驾驶技术的投资已超过800亿美元。对投资者和科技行业的技术观察员来说,选择何时完成对一家公司的收购交易本就是一件很具有挑战性的事情,如果出现技术尚未真正进入市场的情况,显然就更加难以确定收购的时间点了。
♦ 跨越式发展:福特选择不投资半自动驾驶辅助系统
为了提供更加商业化的自动驾驶汽车,福特汽车公司选择不投资半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相应的,这家汽车制造商正专注于开发一款计划在2021年上市的L4级无人驾驶汽车。高管们曾表示,与半自动驾驶系统相比,这种方法更安全。因为使用半自动驾驶系统使得客户必须随时准备重新控制系统,增加了错误操作和发生潜在事故的风险。
“我们放弃了半自动驾驶系统的研发路径,而决定全力以赴来交付一辆具备完全自动驾驶功能的L4级车辆”,在2016年因“不当行为”而离开公司的福特原产品开发主管Raj Nair表示,“我们知道我们在这个行业中采取了一种独特的方式,但这不一定是错的。”
谷歌公司旗下负责无人驾驶汽车研发的Waymo也表示,出于安全考虑,它将只向市场推出完全自动驾驶汽的车。
♦ 风险投资家: Autotech放弃抢占激光雷达市场
合资企业Autotech公司董事总经理Alexei Andreev表示,他们不会涉足激光雷达市场。
激光雷达是一种基于激光的传感器,它对于自动驾驶汽车在夜间和恶劣的天气条件下 确认周围是否障碍物至关重要。虽然目前并没有官方的激光雷达创业公司统计数量,但是据接受采访的投资者估计,全球可能约有50多家激光雷达传感器制造商正在争抢投资这一领域。
“我们决定暂时远离激光雷达市场,” Andreev说。Autotech希望在一项技术尚不成熟的时候参与进来,帮助小公司成长并加入这个生态系统,最后以盈利的方式退出。他说,对于公司而言,我们不是非得投资该领域的。
“这项技术还没有成熟,”电装公司的Cannestra谈到激光雷达时表示,“我们根本不知道OEM客户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 聚焦重点:CDK选择集中发展优势领域 放弃广泛撒网
CDK作为一个软件经销商巨头,它深知其不能为所有客户都提供完全尽善尽美的服务。其首席战略官Ron Frey表示,因此他们选择了一些想要抢占的领域,其中包括其经销商网络平台、CDK服务以及一套可以让消费者在线预约,并允许服务经理使用平板电脑给客户观看的工具。
这家公司并没有试图成为任何领域的专家,而是学着开放其经销商管理系统,以便其他获得批准的公司可以将他们的应用程序接入CDK平台。其基本思路与苹果应用商店(app store)类似。从大型汽车制造商到初创企业,他们的CDK平台向任何软件开发人员都开放。
该平台让其竞争对手、初创公司甚至是CDK内部的员工都可以用来“构建、创新和安全地集成解决方案和工作流用以转换业务”。
♦ 分而治之:江森自控剥离业务 两手抓
当传统的汽车供应商争先恐后地为公司未来重新定位时,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意识到,最好将公司一分为二,从而更加专注于新领域,这其中就包括德尔福、奥托立夫和江森自控。
江森自控是全球最大的电池和座椅供应商之一,在电池和座椅市场都占据着主导地位。早在2016年,该公司就已将座椅业务部门拆分出来,成立了一家命名为安道拓(Adient)的公司专注于座椅业务,另一家仍名为江森自控的公司则专注于电池。
现在,安道拓瞄准了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机遇。江森自控一分为二的方式给了安道拓很大的自由,他们可以利用现有财力、物力发展“未来座舱”,而不用再与一家已经从电池中获得丰厚利润的部门手中争夺研究经费了。
江森自控业务剥离计划最早由管理层和董事会来策划,因为他们认识到江森自控的局限性。他们虽然可以在集中发展电池业务的同时也集中发展汽车座椅,但它不能保证在两个市场都能实现繁荣发展。
策划编辑:李沛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