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充电领域的翘楚,星星充电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开辟了一条大道。面对新的市场发展环境,它如何继续乘风破浪?日前,星星充电高级副总裁、联合创始人郑隽一接受了《中国汽车报》记者的采访,对企业定位及战略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专注细分车型用户场景
据悉,目前星星充电已与60多家车企形成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比如,奔驰、保时捷、捷豹路虎、奥迪等品牌,给车主进行配套的充电桩均来自于星星充电。在其他充电运营商还在找寻发展之路时,星星充电已经开拓细分车型的用户场景,为车企进行充电桩配套。
“目前在行业内,大家更多关注的是中国电动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以下简称‘充电联盟’)发布的充电桩运营数据。”郑隽一告诉记者,“这些数据并不能完全体现出企业真正的影响力。”据悉,充电联盟的统计数据大多针对公共领域的充电桩。截至2020年12月,全国充电运营企业所运营充电桩数量超过1万台的共有9家,排名前三家的企业为特来电、星星充电和国家电网。这三家充电桩运营商运营的数量分别为20.7万台、20.5万台以及18.1万台。
隐藏在20.5万台充电桩背后的,则是星星充电在车企配套领域的市场份额。为何开拓这个市场,星星充电有自己的认知。
随着电动出租车、网约车的普及,这部分用户群体开始占据充电桩市场的绝大多数份额。不过,由于驾驶员对电价非常敏感,再加上出租车、网约车基本处于巡游状态,他们往往会不惜时间和路程到电价更便宜的场站充电。而目前高端电动汽车的客户群体数量还有限,但不可否认,私人市场的用户规模不断增长。
郑隽一表示:“高端客户这个细分市场,现在不去做,一旦市场‘蛋糕’被瓜分,想做的时候就没机会了。”出于这样的考虑,星星充电对私人消费群体进行细分,针对客户的不同需求深挖充电场景。记者了解到,此前由星星充电参股的开迈斯,将拓展更多高端消费群体的充电桩业务。
顺势而为开始涉足换电
“现在来看,充电桩行业对分层次骨干充电网络的建设才刚刚开始。”郑隽一认为。据悉,在传统充电站建设上,星星充电不会再大规模投入,而是要建设一张基础的骨干网,其后针对每座城市不会再增加投入。他告诉记者,目前星星充电聚焦骨干充电网络,打造每个城市的充电桩互联网,覆盖之后可以更好地服务私家车。
如今,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进入充电桩行业,郑隽一对充电运营商和车企之间的关系也有自己的看法。“车企确实应该投入进来。原先车企把充电桩企业当数据运营商或供应商看待,但其实双方之间更应该是紧密合作的伙伴。”郑隽一表示,对于小鹏、蔚来汽车等自己做充电运营的车企,星星充电也尽力至少成为其设备供应商。
目前除了北汽新能源和奥动新能源合作力推换电外,蔚来、吉利等车企都在布局换电。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这半年来,车企布局换电的项目正在持续不断地落地。“在商用车换电领域,我们也开始涉及换电。”郑隽一坦言,目前充电运营商无法插手车企换电业务。对于星星充电来讲,首先要服务于某个品牌的电动汽车。而如果现在进入换电领域,并不知道到底服务哪家车企。“站在充电运营商的角度来看换电,应该车企自己先行动起来。
在私家车换电方面,星星充电正与换电运营商开展合作。由于做私家车换电,需要车位、电力等因素的配合,成本较高。如果把现有的充电场站盘活一下,就可以从充电运营商变成为换电企业服务的电力运营商。记者了解到,目前星星充电与蔚来汽车的换电部门形成了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很多换电站就建在星星充电的充电站内。
编辑:庞国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