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道路交通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应用,推动《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交通运输部于近日印发了《关于促进道路交通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此前,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曾表示,交通运输部将推进自动驾驶技术应用,制定促进自动驾驶发展的相关意见。此次《指导意见》的发布意味着具体政策出台,将为自动驾驶行业的发展带来哪些利好?
■针对技术与场景的融合发展
国家11部委出台《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后,为何交通运输部又针对道路交通自动驾驶发展制定具体政策?
“当前,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和测试更加聚焦,具有商业价值的示范应用不断涌现,逐渐进入技术与场景融合发展的新阶段。为支持自动驾驶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落地应用,鼓励和引导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应用,我们在深入开展调研的基础上,广泛征求部门、地方、企业和专家意见,多次修改完善,形成了《指导意见》。”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司长庞松表示,出台《指导意见》一是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等重大战略的需要。《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加强自动驾驶研发,大力发展智慧交通,加速交通基础设施网、运输服务网、能源网与信息网络融合发展等要求。《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也提出“出台促进道路交通自动驾驶发展的政策”等任务;二是推动前沿技术赋能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自动驾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融合发展的产物,有望成为重塑道路交通系统形态的先导因素;三是促进国内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四是主动把握全球科技和产业变革机遇的需要。
据悉,《指导意见》提出了未来5年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自动驾驶基础理论研究取得积极进展,道路基础设施智能化、车路协同等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和测试验证取得重要突破;出台一批自动驾驶方面的基础性、关键性标准;建成一批国家级自动驾驶测试基地和先导应用示范工程,在部分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推动自动驾驶技术产业化落地。
“交通运输部积极‘拥抱’自动驾驶,以道路基础设施改造和营运车辆试点示范为抓手,推进自动驾驶落地,是对我国走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技术路线的有力支撑。”大唐高鸿智慧交通事业部副总经理兼技术总监张杰对记者表示。
■提出4方面12项具体任务
《指导意见》以关键技术研发为支撑,以典型场景应用示范为先导,以政策和标准为保障,按照“鼓励创新、多元发展、试点先行、确保安全”的原则,坚持问题导向,提出了4个方面、12项具体任务。
庞松指出,《指导意见》的制定力求措施明确、务实可行。从任务上看,一是加强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二是提升道路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三是推动自动驾驶技术试点和示范应用;四是健全适应自动驾驶的支撑体系。
庞松还补充道,为落实好《指导意见》任务,交通运输部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统筹科研资源,围绕自动驾驶在行业应用的关键技术开展攻关;二是结合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指导地方谋划和组织试点示范,开展自动驾驶先导应用示范工程,争取在“十四五”期间形成一批与业务融合度高、可推广的典型项目;三是做好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部门的协同,推动修订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建立适应新技术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四是鼓励产、学、研、用各方加强技术、管理、标准、伦理等方面的交流与国际合作;五是加强自动驾驶科普工作,强化自动驾驶安全文化建设。
针对《指导意见》的出台,记者采访了相关企业。深圳四海万联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朱志凌认为,《指导意见》提出的4个方面、12项具体任务,内容明确、务实,指明了自动驾驶在我国市场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成为企业制定规划和发展业务的“指南针”。在V2X解决方案中,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工程之一,其统筹规划和加速发展将为我国汽车行业推进自动驾驶落地提供极大地支撑。
“交通运输部制定的《指导意见》十分务实,充分考虑了自动驾驶技术的复杂度和成熟度,提出要有序推进智能化基础设施改造;复杂场景(城市公交、道路客运)用辅助驾驶,简单场景(BRT、产业园区)先用自动驾驶,重视经济效益的载货运输充分开展自动驾驶研究;充分研究混行交通监测与管控。”张杰说。
■企业聚焦可落地优质项目
自动驾驶涉及汽车制造、电子芯片、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等产业,是未来诸多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领域。我国自动驾驶起步较晚,但发展动能强劲,技术和产业体系不断健全。围绕自动驾驶,汽车制造商、科技公司、通信企业等交叉合作,涌现出一大批创新企业,积极开展研发和测试,一些企业已在北京、上海、长沙等地,面向公众提供自动驾驶出行体验服务。
据张杰介绍,大唐高鸿2020年完成了石渝高速的车路协同改造,这也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C-V2X服务网络,是重庆车联网先导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系统已开始批量采集分析道路运行数据。“2021年,大唐高鸿将基于这些数据不断对车路协同系统进行优化,让感知更精准、通知更及时、管控更科学。此外,2021年,大唐高鸿还会加大车辆安装C-V2X终端的推广力度,让更多的车辆享受到道路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的福利,同时通过出行效率和安全提升的数据统计,验证车路协同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海万联在支持整车企业推进车辆智能化、网联化发展的同时,也会参与车路协同的工作,提供V2X云端智能控制平台、车联网安全态势监控平台、V2XBox以及5G AIoT车联产品等,更好地参与和推动汽车与交通智能化的发展。”朱志凌告诉记者。
“2021年,我们将聚焦可落地的持续性优质项目,强调可持续发展。过去两年,我们看到业内有不少浮躁的迹象,行业内烂尾项目很多,其中不乏像头部公司主导的,1元中标、免费做的项目不在少数,最后很多都以失败告终。”在北京万集科技智能网联应用部经理尉迟明浩看来,行业内也涌现了一批沉得住气和务实发展的企业,它们着眼未来,不求一时得失,形成了示范作用。他认为,中国移动苏州高铁新城项目、中国电信雄安车路协同项目,都是可持续发展的好案例,非常值得业界参考、学习。
编辑:庞国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