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登录

没有账号?去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去登录
置顶
小康动力执行副总经理凌青海 用智能化打造“亲民”动力产品
中国汽车报网 ·  吕彩霞 ·  2020-12-31

 

  “我们要为用户打造‘亲民’的动力产品,即用户想要的就是我提供的,不管价格、质量还是性能。”近日,在接受“‘心’智造中国行”采访团的采访时,重庆小康动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康动力”)执行副总经理凌青海这样诠释下一代汽车动力产品的定位。在他看来,小康动力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要提升硬件装备的智能化水平,更需提升软件开发能力。

  “虽然传统内燃机行业遭受了很大冲击,但未来发动机并不会消失,只是存在的形式发生变化,比如从传统燃油车向混合动力系统过渡,电气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会越来越多。”凌青海表示,小康动力升级迭代的新产品,预计将在2021年9月全面上市。

  2004年成立的小康动力,主要从事节能、环保、高性能的小排量汽车动力总成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等业务。成立16年以来,这家年轻的发动机企业累计销量超过400万台,其中40%的产品实现外销。但在技术变革冲击和严格的节能减排法规标准驱使下,小康动力丝毫不敢懈怠,不断思考变换技术跑道,应对当前汽车动力技术多元化的挑战。

  凌青海非常认同未来软件将定义汽车的观点。他认为,未来技术或有差别,但对于发动机而言,软件特别是底层软件的开发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发动机的智能化水平。“近几年,借助集团在软件研发领域的资源,小康动力一直在这方面加大投入,研发人才的培养也朝着智能化方向倾斜。”他说。  不仅如此,小康动力也在积极推动智能化制造的发展,2019年投产运营的总装智能工厂,从制造、研发环节充分满足了“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柔性化”的运营要求。工厂不仅全线拥有机器人、AGV、红外检测等全自动设备,配置了PDM、ERP、MES、WMS、EAM等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产品制造过程的全数据化管控,智能工厂打造的全新跨平台车间数字化改造,还完成了机加车间、总装车间互联互通网络架构与信息的标准化集成。公司搭建的协同研发云平台,更是实现了不同地域的研发部门与制造工艺部门对产品的设计共享和协同改进。“我们下一步要做的是从铸造开始,打通整个产业链条,将销售端和采购端也纳入其中,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实时共享。”凌青海表示,满足用户“点餐制”的个性化消费需求,是未来生产智能化产品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小康动力目前努力的方向。

  虽然是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但小康动力每年都有40%的产品外销。根据公司的规划,未来外销产品占比将达50%。“在汽车消费市场,发动机好,车不一定好卖,但发动机不好,相关配套车型肯定不好卖。”凌青海表示,这也是小康动力重视“中国心”年度十佳发动机评选的一个重要原因。迄今为止,小康动力自主研发的1.5T、1.5TGDI两款汽油发动机,分别荣获了“中国心”2016年度和2018年度十佳发动机大奖。“对小康动力而言,‘中国心’评选也是发动机行业前沿技术的展示。我们希望能在汽车动力前沿技术应用上与同行有更多的交流机会。”他称。

  在谈到未来的动力发展规划时,凌青海表示,企业将根据用户对动力总成的不同需求,在乘用车、商用车及新能源汽车三大动力领域协调发展,为用户打造值得信赖的、“亲民”的动力产品。(图片由汽车与运动杂志社提供)

  编辑:庞国霞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