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过堪称史上最疲软的第二季度后,整个汽车行业从第三季度开始逐渐缓过气来,佛吉亚、法雷奥、安波福、奥托立夫等多家跨国零部件供应商近日陆续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也证明了这一点。
■佛吉亚、法雷奥业绩超预期
在第二季度,由于疫情封锁措施,欧洲和北美大部分地区的汽车企业都遭遇停产,各大零部件供应商订单随之下滑,多家企业出现亏损。到了第三季度,汽车生产和需求开始复苏,零部件供应商也重新翻身。
面对业绩表现超预期的第三季度财报,法国零部件供应商佛吉亚和法雷奥不约而同地选择上调2020年下半年的财务目标。
佛吉亚表示,该集团第三季度销售额为38.7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02亿元),销售表现超出预期,尤其是中国市场销售表现亮眼,实现15.4%的增长。为此,佛吉亚进一步修改并上调了下半年的财务目标:销售额至少达到80亿欧元(之前为“约76亿欧元”)、营业利润率至少达到5.5% (之前为“4.5%”)、净现金流至少达到7亿欧元(之前为“约6亿欧元”)。
随着市场环境改善,佛吉亚预计,2020年下半年全球汽车产量将仅个位数下滑,而此前的预期是下滑15%左右。“我们预期全球汽车市场将在未来两年内实现强劲复苏。”佛吉亚集团首席执行官柯瑞达表示。
与佛吉亚一样,法雷奥也不对外公布利润数据,但从第三季度4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43亿元)的销售额来看,已经较第二季度大有好转。为此,法雷奥宣布上调2020年下半年财务目标,预计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将占销售额的12%,高于此前预期的10%;自由现金流将超过6亿欧元,而此前预计的是超过4亿欧元。
法雷奥方面强调,严格的成本控制,以及中国市场的回暖是该公司上调业绩展望的主要原因。9月底,法雷奥与法国两家工会达成成本削减协议,保证在未来两年内不会关闭工厂,也不会强制裁员。
■安波福、奥托立夫等强势复苏
继承了老德尔福主要遗产的安波福,交出了亮眼的成绩。与营收腰斩的第二季度相比,安波福第三季度营收36.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4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其中欧洲市场增长3%、亚洲市场增长11%(中国市场增长14%),南美洲市场增长3%,北美市场下降3%。该季度安波福的净利润也同比上涨15%至2.8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亿元)。
奥托立夫的盈利状况也在逐步好转。其中,奥托立夫第三季度的营业利润为1.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亿元),高于分析师的平均预期,且同比上涨14%。“第二季度出现了创纪录的需求衰退,但紧接着的是第三季度高于预期的复苏,以及管理供应链的挑战。第三季度公司实现了强劲复苏。”奥托立夫首席执行官Mikael Bratt指出。奥托立夫认为这种复苏趋势还将延续至第四季度。
轮胎巨头米其林的财报则显示,全球轮胎需求在第三季度的回暖势头比预期更为强劲。今年1~9月,该公司销售额为15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170亿元),同比下降16.8%,但其中第三季度的同比降幅仅为5%。米其林表示,中国卡车原配轮胎的需求增长,是业绩提升的重要原因。
■伟世通、博格华纳扭亏为盈
随着第三季度回暖,不少零部件企业摆脱了第二季度亏损的惨状。以伟世通为例,第三季度净利润为6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0.4亿元),虽然同比下滑57%,但较亏损数千万美元的第二季度已经大有好转。
在该季度,伟世通共签订了15亿美元的新订单,并创纪录地推出了23款新产品,应用于福特F-150、梅赛德斯-奔驰S级、马自达CX-5、别克Envision和标致308等车型。“预计这23款新产品的累计终生营收超过25亿美元,这将帮助伟世通在未来的季度中继续保持出色表现。”伟世通方面指出。
博格华纳的业绩与伟世通有点相似,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4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4亿元),同比下滑超7成,但与净亏损0.98亿美元的第二季度相比,已经令投资者感到安慰。博格华纳主要供应涡轮增压器和电动汽车零部件,并于今年10月初完成了对德尔福科技的收购。借此,博格华纳不仅进一步丰富了在燃油、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驱动系统领域的产品线,还可在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榜上更上一层楼。
■电池巨头受益政策东风
除了传统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外,随着全球汽车行业电动化浪潮的推进,一批动力电池厂商水涨船高。由于疫情期间欧洲各国对汽车行业的扶持主要向电动汽车领域倾斜,电池厂商获益匪浅,尤其是LG化学。借助欧洲各国推广电动汽车的东风,LG化学的电池业务在疫情期间扶摇直上,装机量越过宁德时代占据全球第一。
由于投资额巨大已经经历了多年亏损的LG化学电池业务部门,在今年第二季度终于扭亏为盈。第三季度同样受益于电池业务的高增长,LG化学整体销售额达到3.14 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85亿元),营业利润为 1688 亿韩元(约合人民币9.9亿元),销售额和营业利润双双创下史上新高。LG化学股东大会近日通过投票,决定将电池业务剥离出去,成立一家独立的公司。
至于与特斯拉紧密捆绑的松下,也随着特斯拉的销量猛增而获益。松下第三季度的整体净利润为587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7亿元),同比增长15%,而包括电池在内的汽车业务部门的营业利润增幅达到17.8%。
宁德时代的业绩也在第三季度重回正增长。该公司当季营收为126.93亿元,同比微增0.8%;净利润为14.2亿元,同比增长4.24%。
从疫情期间的表现可以看出,与传统零部件厂商相比,动力电池企业较为特殊,受政策的影响更大。
编辑:黄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