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登录

没有账号?去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去登录
置顶
ABEC 2020|构建电池健康生态链 技术创新攻占未来潜力市场
中国汽车报网 ·  赵琼 ·  2020-10-29

  10月27日~29日,ABEC 2020|第8届中国(长沙·宁乡)电池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在长沙宁乡隆重举办。本届论坛由ABEC(电池“达沃斯”)组委会、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主办,宁乡高新区协办。

   

  ■市场承压 构建电池健康生态链成为业内共识

  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见证者,电池“达沃斯”组委会秘书长、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于清教对当前形势有着自己的见解,“跨国车企电动化战略日渐明晰,在华布局不断升级;自主品牌加速开拓国际化发展新模式,打造全球化供应链服务世界品牌;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链在全球化竞争下,中国力量开始向上而行。”

  近年来,伴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壮大,围绕动力电池的方方面面在被市场所讨论。安全为先、技术为重、品质为王、开放创新、品牌向上、竞合共赢、闯关IPO、进军海外市场等话题多次成为业内众多企业新闻的高频标签。

  “随着特斯拉等新势力崛起,以及互联网、半导体等科技巨头的跨界进入,汽车产业的竞争格局正在重塑,核心价值链正在重构。”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科技中心总经理原诚寅在论坛上如此表示,“未来汽车产业的核心价值将不再是发动机、车身、底盘,而是电池、芯片、车载系统、数据。”

  据悉,新能源行业全球化竞争趋势日益凸显,在产业大变革下,动力电池产业链也面临者诸多挑战。比如,长期使用消费需求与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的矛盾、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与投资下降的矛盾、总产能过剩与高端产能不足的矛盾、经营成本上升与营业收入减少的矛盾、资金压力增大与融资困难的矛盾、创新商业模式出现与盈利模式难以寻找的矛盾、产品向高端化转型与向三四线城市消费渠道下沉的矛盾等。对此,于清教呼吁,电池健康生态链的构建势在必行。

  值得一提的是,由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湖南省商务厅、长沙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0湖南(长沙)电池产业博览会同期开启。云集比亚迪、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力神电池、欣旺达、电将军、中科星城、华宝储能、多氟多、石大胜华、金银河、大族激光、奥特维、五星铝业等近200家电池产业链上下游的优质展商。可见,动力电池产业链正在从“竞争”走向“竞合”,从“小、散、乱”到“做强、做大、做精”,为行业健康生态链健康可持续发展正在进行中。

  ■技术突围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正奋力向上

  产业融合与繁荣,离不开技术的迭代和革新。尽管新能源汽车行业受疫情及消费大环境向冷等因素影响,动力电池产业链也在负重前行,但在全球化竞争大势下,持续通过技术创新向上突围成为多数国内企业的共同选择。

  在技术研发方面,原诚寅认为,高容量三元材料和人造石墨是目前高能量密度电池的主流正负极材料。虽然硅碳材料、低钴或无钴正极材料正在不断发展,高镍材料仍是主要方向。磷酸铁锂在低成本领域的市场可能继续扩大,固态电池可能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上海大学可持续能源研究院院长张久俊分析称,液态和固态锂电池(包括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和锂空气电池)的进一步开发是实现电动汽车500Wh/Kg能量密度目标的必要策略,可以进一步探索Li-CO2电池和无阳极Li电池在实现大于500Wh/Kg的高能量密度目标方面的可行性。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能源材料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温兆银也提到,基于固体电解质设计的固态电池是目前二次电池发展的热点,是解决锂(钠)二次电池安全性能量密度的有效途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及山东大学教授钱逸泰则比较关注高安全性水系二次电池。

  2020年以来,“无钴”电池概念大爆发。论坛上,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骅表示,无钴层状正极材料成本较低,在价格敏感的领域展现出一定的优势,预计在电动两轮车、储能等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无钴层状正极材料首次放电容量、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还有待提升,短期内取代NCM或NCA正极材料还有很长一段时间要走,需要技术层面的努力。

  其次,燃料电池也成为行业人士讨论的热点。对于我国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发展,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氢能首席专家、国家电投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首席技术官柴茂荣在论坛上建议,我们要有国家层面组织的技术攻关,突破关键技术和核心材料的完全国产化;要对标国际最先进的燃料电池技术,而不是依靠国外的技术引进来谋取国家补贴;由于燃料电池的核心是材料技术,产业链长,需要战略规划,需要分工协作。北京大学教授其鲁建议关注燃料电池,特别是甲醇燃料电池。他提到,甲醇燃料电池的成本在逐渐下降。

  编辑:黄霞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