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美莎克”台风过境后的长春一派秋高气爽,在一汽红旗NBD总部基地,由汽车与运动杂志社与中国一汽联合主办的2020中国一汽红旗动力品鉴会圆满结束。来自“中国心”年度十佳发动机评选的专家评审团一行,听取了以一汽研发总院首席李金成为首的研发团队的产品技术介绍,并在实地实车试驾后,对这款一汽研发总院开发的全新第三代发动机的动力性、油耗指标及轻量化和静音等性能指标的表现表示满意。
一汽红旗CA4GB15TD于2014年立项,2015年正式投入开发,作为一汽红旗开发的全新第三代发动机、CA4GB15TD采用11.5:1超高压缩比米勒循环、可变换气技术、智能热管理、电控活塞冷却喷嘴、变排量机油泵等前沿技术,实现最低消耗率低至218.6g/kW·h,热效率高达39.06%。该款发动机在低油耗的同时,可以达到1.5L增压直喷发动机主流动力性124kW、258N·m。一米噪声仅为95dB。据介绍,该款发动机既是奔腾三款车型的主力排量,也是红旗两款车型的入门排量。
一汽集团总经理助理,研发总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徐世利参加了本次品鉴会。他充分肯定了动力总成产品技术的迭代升级对红旗整车产品销量的支撑。“CA4GB15TD这款发动机的热效率达到国内发动机热效率的领先水平,也标志着红旗动力进入了高效、智能新时代,是一汽乘用车发动机研发实力的综合体现。”他希望借助“中国心”年度十佳发动机评选这个平台和本次动力技术品鉴会,与专家们共同探讨、交流,推动一汽红旗品牌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来,红旗动力的技术创新和产品更新速度再次加快,将继续支持红旗品牌不断进步。”李金成表示。
一汽集团产品策划及项目管理部总监杜维明为与会专家介绍了中国一汽红旗品牌愿景、全系车型及销量目标规划,一汽研发总院动力总成部部长韩令海介绍红旗动力技术路线及未来规划,一汽红旗CA4GB15TD发动机的项目经理张强则详细介绍发动机的技术亮点。“近几年发动机研发趋势正在从小排量、高升功率的技术路线转向高热效率,但在开发中,降低油耗同时要保证动力性,对发动机开发提出了更高要求,红旗在这方面与世界内燃机发展步伐完全同步。”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中国心”年度十佳发动机评选专家评审委员会主任许敏说。北京理工大学汽车动力性及排放测试国家专业实验室主任葛蕴珊,就目前排放法规等技术方面与红旗研发部门进行交流。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姚春德教授,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君等与会专家也针对红旗发动机的关键技术、先进性指标等展开研讨,并提出很多中肯的建议。
品鉴会结束后,与会专家在NBD中厅参观了一汽创新技术展,了解红旗最新技术平台和最新动力总成技术和最新研发的整车产品。当天下午在一汽动力总成大楼,专家们花了近两个小时参观了动力总成试验室及发动机零部件展示。随后,专家们在丰越试车场试驾了红旗H5、红旗H9。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国际汽车工程学会会士李理光等专家对配装了CA4GB15TD的红旗H5车型的动力性、舒适性和NVH等方面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CRC冠军车手、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教官陈德安在试驾结束后,从实车操控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当前,红旗发动机平台产品谱系已经非常完备,排量覆盖1.0L~6.0L。企业短期发展目标是红旗动力4.0实现混合动力专用电机一体化,实现产品竞争力国内领先;远期发展目标是红旗动力5.0实现智能预测工况与综合节油,未来产品技术与国际同步。“中国心”年度十佳发动机评选,见证了近年来一汽红旗发动机技术的进步。“当初一汽红旗提出要实现10万辆销量的目标时,业内不少人是持有怀疑的。但今年企业再次提出年销量20万辆目标时,市场上质疑的声音已经很少了。销量的高增长既是企业实力的证明,更是市场对红旗品牌产品品质的认可。”中国汽车报社总编辑桂俊松期望,一汽红旗能继续夯实基础,在这个关键的市场节点,将这种快速上扬的发展势头保持下去。
编辑:姚福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