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大陆集团进入中国的第25个年头。在产业升级的大环境中,作为外资零部件企业的代表,大陆集团一直致力于把先进的技术与产品带入中国。在大陆集团看来,这不仅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顺应不断升级的中国市场的需要。
■见证中国汽车产业发展
为打造更多好产品,大陆集团在中国经历25年的锐意进取,在产品上不断优化升级。1994年,上海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成立,也是大陆集团在华建立的第一家公司。2006年,大陆集团成立大陆马牌轮胎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标志着德国马牌轮胎正式进入中国市场。2007年,大陆在合肥市投资1.85亿欧元建设轮胎工厂,年产量达到400万条。2009年,大陆成为首家将本地研发的车身控制模块供应中国市场的企业。在中国发展的25年里,大陆集团频频拿下多个“首家”头衔,比如,首家推出中文语音识别技术,首家在中国市场供应防抱死制动系统,首家在中国市场供应安全气囊控制单元。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汽车产业逐步进入腾飞阶段,大陆集团伴随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大陆集团从传统零部件到新兴领域产品,不断创新升级,为中国汽车产业提供了诸多解决方案。如今,大陆集团在中国已经扩大到28个生产基地和18个研发中心,拥有约2.4万名员工。在25年里,大陆集团在中国总投资金额超过250亿元人民币。
■大力转型升级迎来华丽转身
大陆集团顺应中国市场不断升级的消费趋势及产业结构趋势,在投资方向上加大了转型升级力度:一方面,逐步减少部分传统业务的发展;另一方面,加快中国所需的先进产业投资速度,例如对智能化、网联技术、电气化等领域的投资,由此完成了在华产业的转型升级。
为更好地顺应汽车产业“新四化”的发展,大陆集团积极调整组织架构,将整个集团分为橡胶技术集团、汽车技术集团及动力总成技术集团。大陆集团在汽车产业“新四化”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例如,在车联网领域,混合式5G V2X平台已率先拿到全球的开发专项,并计划于2021年在中国实现量产;在智能化方面,高分辨度和更高检测精度的第五代长短距雷达将在2021年在上海量产;在共享化方面,2019年大陆集团引入了全球无人驾驶技术开发平台CUbE,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无人驾驶解决方案;在电气化方面,2019年纬湃科技在天津工厂正式为标致雪铁龙集团和现代汽车量产了首款高度集成的电动轴驱系统(EMR3),如今该款三合一电气化产品已经运用于中国本土客户。康迪泰克事业群为电池热管理、动力总成热管理、车内温度管理以及相关的流体管路提供了解决方案。
在工业领域,康迪泰克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也可确保工业领域的高效和安全运输。例如,CrimpIQ云工业解决方案可以借助互联平台CrimpCloud,助力液压和工业胶管客户减少代价高昂的停机时间和费用。
■提升本土化研发生产能力
大陆集团在进入中国市场的25年中,秉承“扎根市场、服务市场”战略,在业务布局、本地研发能力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大陆集团不断扩大产业版图,通过收购、合资合作、建立研发中心等途径实现了诸多重要布局,本土化研发、生产能力在原有基础上增加设计开发能力,使得大陆集团整体产能布局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善、响应速度得到提升。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及竞争的加剧,跨国公司更加重视本土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人才本土化也已成为大陆集团重要的人力资源战略,当前已经形成完备培训、发展体系。
为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大陆集团正不断研发新技术与产品。今年4月,纬湃科技宣布将在天津建立全新的研发中心,用于开发混合动力和电气化动力总成技术。2021年第二季度,在常熟新建的首家电子空气悬架系统工厂预计也将投入运营。
“25年是一个里程碑,更是新起点。大陆集团将持续深化‘扎根市场、服务市场’的本地化战略,为中国市场和客户提供领先的产品与解决方案,满足本地市场的未来需求。全面彰显‘智领科技、驱动中国美好出行’的愿景。”大陆集团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汤恩说。
编辑:姚福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