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云计算、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正在加速发展并与汽车行业不断融合,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汽车相关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谁能抢先抓住数字化技术,谁就有望成为新机遇下的弄潮儿。
作为中国动力电池新势力的代表企业,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蜂巢能源”)就瞄准了这一未来趋势。1月8日,蜂巢能源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签约仪式,宣布双方将在企业云技术应用的多个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华为云中国区总裁洪方明在致辞中对双方的合作给予高度评价,并对合作的未来充满期待。
华为云中国区总裁洪方明
在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杨红新看来,此次签约标志着蜂巢能源在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驶入发展快车道,在ICT全球领导者华为的全面助力之下,蜂巢能源有望成为全球首家数字化电池企业平台。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杨红新
“蜂巢能源希望在智能化和云服务方面和华为深度合作,目标是要打造全球最领先的数字化、智能化电池企业,让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做到全球领先”。杨红新说。
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开展多领域深度合作。
华为将向蜂巢能源提供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服务,支撑蜂巢能源数字化企业发展。根据蜂巢能源业务和项目的信息化建设诉求和进度,提供业务系统架构设计、系统云化实施、数字化智能化的平台建设及对新技术的诉求(区块链应用、5G、AI、安全服务等)。
华为云结合技术发展趋势,蜂巢能源提供相关业务场景,双方将共同探讨合作开发新能源&储能大数据平台,其中华为云提供基础计算、存储、网络、安全、大数据、AI平台、区块链服务及其他PaaS类服务的能力支持,蜂巢能源则提供业务数据、功能设计以及算法,共同打造功能完善,性能稳定,业务易扩展,可持续演进的新能源&储能大数据云平台。基于该平台还将孵化双方的多种合作模式,共同发掘优质客户,助力商务模式多元化发展。
依托华为云EI(企业智能)、大数据以及相关芯片等能力的积累,蜂巢能源在能源行业里的应用积淀、相关数据应用的能力和经验,双方还将成立联合创新实验室和联合创新小组,对梯次电池的相关业务、储能电池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控制策略优化及后续相关算法诉求进行合作,加快蜂巢能源相关AI场景的研究落地。
蜂巢能源将借助华为云在数据治理、大数据分析方面的专业能力,推动电池管理系统数据价值的更好转化。此外,双方的合作还涉及AI开发团队能力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咨询等。数据显示,到2021年,全球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技术的支出将达到2.1万亿美金,复合增长率达到17.9%。蜂巢能源也已经将数字化转型升级作为企业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据介绍,蜂巢能源此次启动代号为“蜂云”的公司级数字化云项目,主要分三期开展。一期重点构建蜂巢能源信息化云平台;二期组建BMS、储能等重点业务的应用大数据,同时通过数据积累开始研究算法演练和自学分析;三期将完成三大平台——储能大数据分析平台、BMS大数据互动平台、AI智能工厂平台的系统化构建。
实际上,蜂巢能源在成立之初就非常重视数字化的打造,正在稳步推进相关项目,也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例如在智能工厂的建设方面,在去年11月,位于常州金坛的蜂巢能源车规级AI智能动力电池工厂一期项目正式投产。该工厂采用世界先进的电池自动化生产设备,自动化率达95%。组装车间配置的3条生产线全部采用“工业4.0”的设计理念,自动化率高达100%,更安全更高效地满足多种型号的电芯产品均衡化生产;化成车间整线自动化率也高达99%,模组工厂自动化率也达到91.6%。
“我们的智能工厂也分成三个阶段建设,目前1.0阶段的目标已经实现。”杨红新表示,即将进入的2.0阶段,工厂将更加智能化。我们选择与华为合作,来实现更多智能化功能,比如从单工位协同到多工位协同,再到整条产线的自动的协同等。
杨红新指出,蜂巢能源将在以客户为核心的前提下,依托三大平台贯穿上下游生态链,实现全生命周期深耕产品研发、精益生产和售后服务。此次牵手华为,通过双方的深入合作,有望实现在云平台、车联网、大数据、AI算法分析等方面的快速发展。
编辑:黄霞


